銷售業績指標缺少什么?以銷售為導向的生產管理績效是對的,但目標指標不等于過程質量,不能自動引導驅動背后的各種成本控制值,不等于收入水平,認為它可以替代或代表企業的收入水平,銷售凈利潤率:這個關鍵的業績指標,以及相關的含義和計量公式,價值的缺失體現在沒有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可以分別顯示銷售量的市場價值水平。其中涉及的計量指標更為深入和關鍵,如單位固定資產平均成本和單位可變資產平均成本。因為不管成本的正常增減,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似乎都涵蓋了這些成本。關鍵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衡量成本,而忽略了控制規模與收益雙重對應關系的潛在指標:單位固定資產平均成本和單位可變資產平均成本占總成本的平均比例。在規模經濟中,銷售凈利潤率是指凈利潤(稅后利潤)與銷售收入的比值,計算公式為:
銷售凈利潤率=(凈利潤)÷ 銷售收入)× 100%
例如,a公司凈利潤384萬元,銷售收入1.92億元,銷售凈利潤率=(384%)÷ 19200) × 100%=2%,是指每100元收入中凈利潤的份額,反映企業銷售收入的收入水平。銷售凈利潤率與凈利潤成正比,也可能與收入成反比。企業要想提高銷售凈利潤率,只有在收入增加的同時獲得更多的凈利潤,才能保持銷售不變,它能促進企業在擴大銷售的同時注重提高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銷售收入增長率或銷售比增長率”的計算公式為:本期銷售收入/以前銷售收入;是指反映企業銷售收入趨勢的“人均銷售收入”計算公式為:銷售收入/平均職工人數,“人均凈利潤”計算公式為:凈利潤/平均職工人數,其中反映企業管理水平的“人均總資產”計算公式為:總資產/平均職工人數,它反映了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力的“銷售收入增長率”或“銷售比率增長率”,本期銷售收入/上期銷售收入的增長率僅反映收入情況,不等于銷售量(收入)的單位平均收入水平。因為它是定價的重要參考依據之一,而不是價格本身。而且,目前的銷售收入和以前的銷售收入之間,總的表現或特征不能反映產品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平均銷售收入的多少,這可以是一個大大小小的反差,也不能真正代表什么是“人均銷售收入”:人多了怎么辦?還是擁有更多的人均銷售收入更好?少一點人怎么樣?還是低于人均銷售收入?這里似乎有某種矛盾。誰都知道,人越少越好,人均收入越高。看來問題不是人數,而是收入越多。但是,在銷售量(收入)上,單位平均收入越低,收入就越多,這不是很好的“人均總資產”:是否包括固定資產?如果是的話,那更多的人呢?還是擁有更多的人均資產更好?少一點人怎么樣?或者更少的人均資產?這里似乎有一個悖論。誰都知道人越少越好?人均資產越多越好,固定資產越多,成本越高。如果沒有,那也許沒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咨詢費用怎么收取
2021-02-23個體戶因故停業后該履行哪些手續
2021-01-19持股百分之五后增減百分之五時的公告
2020-12-30解約定金的約定方式
2020-12-04醉駕行政處罰單多長時間下達
2020-12-07遇到效力待定合同時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1-03-04只有購房合同沒有房產證的房子可以保全嗎
2021-03-21單方終止合作合同怎么賠償呢
2021-01-13采購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03訴訟保全擔保怎么解除
2020-12-03雇傭關系雇主怎樣免責
2020-12-28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適用
2021-03-07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保險理賠的流程分為哪些
2020-12-21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0-11-26律師操作保險業務過程中法律適用的疑難問題
2020-12-05土地流轉后,土地被征收應該屬于誰
2021-01-30房屋贈與期間拆遷補償怎么辦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