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事責任是指侵權人因侵權行為應當承擔的民事法律后果。損害事實是侵權責任成立的前提
第二,行為人的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行為人的行為導致或傳遞損害事實第三,行為人的侵權行為是過錯所致。第四,行為人必須具有民事行為能力(1)停止侵權行為。為及時停止侵權行為,防止損害后果擴大,受害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正在進行的侵權行為。例如,根據受害人的請求,人民法院可以責令出版侵權圖書的出版社立即停止出版,發行侵權圖書,收回、封存、銷毀已出版的圖書。侵權人應當采取有效措施,說明事實真相,消除侵權行為對著作權人的負面影響。(3)公開道歉。也就是說,應該以能夠讓公眾理解的方式。承認侵權并向著作權人道歉(4)賠償損失。損失賠償又稱損害賠償。它是指侵權人以自己的財產進行賠償,以彌補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在財產損害賠償中,以包括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在內的實際損害為標準確定賠償數額,不允許超出實際損害的賠償。關于精神損害賠償,通常規定停止侵權,(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作品的;(二)未經合著人許可與他人合作發表作品為自己作品的;(三)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作品的著作權人(三)將自己的作品作為自己的作品與他人合作發表,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五)剽竊他人作品的(六)以展覽、電影制作或者類似電影制作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或者未經著作權人許可,擅自編輯、翻譯、注釋的;(七)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報酬的(8) 未經電影作品或者以類似于電影制作、計算機軟件、錄音錄像制品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發表作品或者錄音錄像制品的,(九)未經出版者許可,擅自使用其出版的書刊版面設計的(10) 未經表演者許可,將其現場表演或者現場、公開錄制的(11) 其他侵犯著作權和相鄰權利的行為,刑事責任是指犯罪分子因該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刑事法律后果:1.根據我國法律,以牟利為目的實施下列行為之一的,構成侵犯著作權罪。一是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文學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件等作品的。第二,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出版權。三是未經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不得復制、傳播其制作的錄像。四是制售假冒署名藝術品。對上述侵權行為,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二、銷售侵權復制品罪。新刑法第218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銷售侵權復制品的,為銷售侵權復制品罪。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或者單處罰金。3.行政責任侵犯著作權行政責任的形式是行政處罰。行政處罰是行政機關對公民的處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法和其他法律的行政處罰規定,依照《著作權行政處罰實施辦法》尚未構成犯罪的,應當受到處罰的違法行為包括:(1)抄襲、剽竊他人作品;(2)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他人作品牟利;(3)出版他人擁有獨家出版權的圖書;(4)制作、銷售他人作品(五)未經音像制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音像制品的;(六)未經廣播電視臺許可復制、發行廣播電視節目的銷售有他人簽名的藝術品(1)警告。它是行政機關對侵權人的事前告誡和譴責,主要適用于輕微侵權行為。(2)責令停止制作、發行侵權復制品。這種處罰方式的作用是使侵權人無法通過制作、發行侵權復制品繼續獲利,但并不影響侵權人制作、發行侵權復制品的收入。因此,在侵權人已經取得收益的情況下,不宜單獨使用這種方法。(3)沒收違法所得。是指將侵權人通過侵權取得的全部收入上繳國庫。這種處罰方式是對前一種處罰方式的補充,兩者的結合可以使侵權人一無所獲(4)沒收侵權復制品。沒收侵權復制品是防止侵權人傳播侵權復制品給受害人造成損害的必要措施。對于可能繼續侵權的侵權人,有必要沒收其制作侵權復制品的設備,以消除繼續制作侵權復制品的可能性。《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一條規定,抄襲他人作品的,處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偽造他人藝術作品的,處1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對其他可能受到行政處罰的侵犯著作權行為,可以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或者總價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雖然侵犯他人著作權涉及民事、行政、刑事責任,但并不意味著只要有侵權行為,我們必須承擔這三項責任。在大多數情況下,它應該承擔民事和行政責任。只有侵權行為被認定為犯罪,那么根據刑法的量刑規定,才能依法追究侵權人的刑事責任,侵犯著作權的法律責任是什么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權結構的種類如何規定
2021-02-28擅自改變字號名稱如何處罰
2020-12-06合伙人退股如何清算
2021-01-12判處2年徒刑可以假釋嗎
2020-11-12男女雙方如何離婚,怎么解除婚姻關系
2021-02-26丈夫監聽妻子手機是否構成侵權
2020-12-10連帶責任進入執行程序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09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怎么辦
2021-01-24合同隱瞞真實情況是欺詐行為嗎
2021-01-30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二審上訴變更訴訟請求的處理及風險
2021-01-09民工在施工中誤傷工友需要賠償嗎
2021-02-27勞務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
2021-02-27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受害人采取哪種方式索要賠償更有利
2021-02-23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人身保險合同怎么寫
2020-12-15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
2020-11-16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