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訴訟時效中斷是指因有與權利人怠于行使權利相反的事實,使已經過的時效期間失去效力,而須重新起算時效期間的制度。民法通則第140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訴訟時效以權利人消極不行使權利為前提條件,若此狀態不存在,訴訟時效即因欠缺要件,其已進行的時效期間應歸無效。
2.發生勞動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
(1)權利人之請求,指的是權利人于訴訟外向義務人請求其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權利人提出請求,使不行使權利的狀態消除,訴訟時效也由此中斷。關于請求的方式,法律無明文規定,應認為口頭或書面等能達請求效果的方式,均可使用。請求之相對人除義務人外,權利人若向主債務之保證人、債務人的代理人及財產代管人提出請求的,亦發生請求的效果。
(2)義務人的同意,是指義務人向權利人表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義務人的同意,亦即對權利人之權利的承認,故與請求發生相同之中斷時效的效果。同意的方式,對此法律未有限制,口頭或書面、明示或默示,均無不可,而且也不問義務人的同意是否有中斷時效的目的。同意之表示人原則上應為義務人本人,義務人的代理人于授權范圍內而為同意的,亦發生同意的效果,但保證人等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對主債務人不生同意之效果。同意之相對人,原則上亦為權利人或權利人之代理人,對第三人為同意,不生同意的效果。
(3)提起訴訟或仲裁,是指權利人提起民事訴訟或申請仲裁,請求法院或仲裁庭保護其權利的行為。訴訟之舉,是權利人行使權利的最為強烈的表示,故訴訟之日便是時效中斷之時。權利人若以有效的判決、裁定、調解協議等法律文書,向法院申請執行程序的,亦發生與起訴同等的中斷時效的效果。但是,權利人于起訴后又撤訴的,其起訴是否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果呢?法律沒有明確規定,通說認為,起訴已表明權利人行使權利的事實,即使撤訴也僅是放棄公力救濟,其內含請求之意思并未因撤訴而撤銷,故應視為與請求相同的發生中斷時效的效果。
3.勞動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公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合理嗎
2021-03-19檢察院立案偵查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5股權轉讓法律意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3當場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備案
2021-01-12離婚扶養義務有沒有強制性
2020-12-23未登記的房產能繼承嗎
2020-12-16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保險事故發生后轉讓保險利益有效嗎
2020-12-12理賠中被保險人都有哪些義務
2020-11-25對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有哪些規定
2020-12-31預定死亡率 Expected mortality
2021-01-04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應注意什么
2021-01-23農村開墾出來的荒地可以辦理流轉嗎
2021-01-27合作社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21房屋拆遷臨時安置費多少錢
2021-01-17北京一般房屋拆遷補償計算舉例
2021-02-15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費
2021-03-24城市房屋拆遷的程序與形式是怎么樣的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