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福利管理有哪些規定?1.影響薪酬的外部因素有:國家政策法規。組織在制定薪酬政策時,必須考慮國家的相關政策法規。勞動力或人才市場的供求關系。當供過于求時,員工不得不接受較低的工資;當供過于求時,雇員往往得到更高的工資。當地生活水平。當當地生活水平較高時,為了保證組織內員工的生活水平,組織必須適當增加員工的工資。當地收入水平(市場工資水平)。為了穩定人力資源,留住人才,組織在制定薪酬時必須使員工的薪酬與當地的收入水平持平。影響工作薪酬的內部因素有:支付能力。即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經濟實力。它通常與雇員的工資水平成正比。工作性質的差異。不同的工作在復雜的程序、技能要求、工作強度或工作量上存在差異。這種差異是組織確定薪酬差異的重要依據。員工狀況的差異。員工的工齡、年齡、文化程度、性別和專業技能的差異也是確定薪酬差異的重要依據。組織對人性的假設。組織將員工視為“經濟人”的,采取經濟補償;如果將員工視為“社會人”或“復合人”,則更多地采用非經濟補償
基本工資的薪酬結構:基本工資是員工勞動收入的主要部分,也是決定其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的依據。它具有常規性、固定性、基準性和綜合性的特點?;竟べY分為基本工資、工齡工資、崗位工資、技能工資等。在我國,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基本工資在各地區都有其最低標準,工資結構中的加班費是指勞動者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的工作所支付的報酬。根據《勞動法》,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延長工作時間的,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工資和報酬:工資結構福利:職工福利是以非現金形式支付給職工的報酬。員工福利可分為兩類:法定福利和公司福利。法定福利是國家或地方政府為保護職工利益而強制各單位實施的補償,如社會保險;公司福利是建立在企業自愿的基礎上的。員工福利包括:補充養老金、醫療、住房、人壽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財產保險、帶薪休假、免費午餐、班車、員工娛樂活動、休閑旅游等
薪酬結構的辦公環境是指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體現了企業重視人的情感、人的需要和人的動機,薪酬結構的學習和成長機會:是指企業結合自身的企業目標,對員工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有計劃、有目的地掌握業務技能或管理技能,為員工學習和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能或管理技能創造環境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工資扣除的通知,職工工資福利費等規范性文件中,現有的福利費通常是指用于職工醫療、生活、住房、交通等方面的各種補貼和非貨幣性福利,這涵蓋了各類國企和民企發放實物卡和購物卡,優惠券行為(1)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生育津貼和生育保險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女職工領取的生育保險津貼不扣除個人所得稅,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醫療費(財稅[2008]8號)、生育津貼、,生育婦女按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制定的生育保險辦法取得的生育醫療費或者其他屬于生育保險性質的津貼、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也就是說,生育津貼是為了保護女職工的勞動權益,免征個人所得稅,保證女職工在產假期間享受生育津貼,減輕女職工在特殊節假日期間帶來的經濟壓力,個人從本單位取得湯圓、黃酒、粽子等物質福利所得,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個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現金、實物、個人所得稅,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所得為實物的,按照取得的證明上標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沒有實物證明或者證明上標明的價格明顯偏低的,參照市場價格確定應納稅所得額,元宵節的湯圓和中秋節的月餅,公司應根據稅法規定,根據員工的“工資收入”計算并扣除個人所得稅
(3)企業因員工著裝不符合規定,將對其處以一定的罰款(罰款從工資中扣除)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600號),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獎金、津貼等,與職務或就業有關的補貼和其他收入。這種罰款屬于勞動法的范圍。因此,個人應按實際收入征收個人所得稅。如果不向個人發放罰款,他們不需要計入收入,也不需要在年底繳納個人所得稅,公司以實物、購物卡等形式支付給職工的福利,需要扣除個人所得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獎金、津貼、補貼和其他與職務或者就業有關的收入
個人應納稅所得額包括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所得為實物的,按照取得的證明上標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無實物憑證或者憑證上標明的價格明顯偏低的,參照市場價格確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有價證券的,按照票面價值和市場價格確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其他形式經濟利益的,應當參照市場價格確定應納稅所得額,因此,在年末,公司以實物、購物卡等形式支付給員工的福利,需要與工資薪金所得相結合,扣除員工個人所得稅
事實上,由福利向顯性現金補償過渡是大勢所趨。從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的全國財務報表來看,只有中央企業的福利支出水平不同。高福利支出占工資總額的20%-30%,低福利支出每年不到100元。不合理的福利待遇無疑擴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從《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可以看出,用人單位應當向在法定節假日工作的勞動者支付三倍的工資,而給休息日上班的員工發兩倍工資的問題,春節期間加班工資多少倍的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因為春節期間的7天假期由法定節假日和休息日兩部分組成。休息日安排加班的,不補休按加班費的200%支付。以2017年為例。在春節的7天假期中,1月28日、1月29日和1月30日是法定節假日。如果工人在這三天加班,他們可以得到正常工資的三倍。如果他們在其他四天加班,他們可以得到正常工資的兩倍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 21.75天× 300% × 加班天數
休息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 21.75天× 200% × 加班天數。以月薪2000元為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處理客戶糾紛的方法
2020-12-03簽訂廠房租賃合同時應該注意什么
2021-01-18買賣婚姻能提出離婚嗎
2021-03-24婚外情取證注意事項
2020-11-24不知道借車人無證出事故承擔多大責任
2021-03-11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飛機航空管制延誤賠償
2020-11-20保險經紀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2021-03-01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23保險公司遲遲不給處理可以投訴嗎
2021-02-20車輛是否可以重復投保?
2020-11-10農民可以自主要求延長承包期嗎
2021-03-11土地流轉的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2新農村建設拆遷給相同面積樓房嗎
2021-03-14房屋拆遷時,拆遷補償標準低怎么維權
2020-11-19農村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包括哪幾種
2021-01-30常熟農村拆遷戶口有什么影響作用
2020-11-24租賃的房屋被拆遷了,承租人有賠償嗎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