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有關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根據張先生反映的情況,他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的日期應自2008年8月10日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計算,張先生可以在2009年8月9日前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上訴
太原讀者夏先生,打電話詢問:我在一家國有企業工作。2007年5月,由于工作中出現一些失誤,被單位免職。由于不接受單位的退市決定,我一直向企業負責人、上級單位和政府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后來經過協商得知,申請勞動仲裁的期限是一年。我不懂法律。如果超過時限我該怎么辦?答:夏先生的情況比較普遍。很多勞動者對勞動法律法規不熟悉,不了解勞動仲裁時效的相關規定,因此往往因超出仲裁時效而拒絕接受勞動仲裁申請。首先,我們要提醒廣大勞動者,當其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必須注意嚴格的申請勞動仲裁的期限規定,即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勞動權益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內,否則將被視為放棄索賠。其次,在一些特殊情況下,超過時限的勞動者也可以重新計算時限。如勞動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不能申請仲裁的,暫停仲裁時效,仲裁時效期間自中止理由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勞動者向用人單位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用人單位同意履行義務的,仲裁時效期間自中斷時起重新計算。在此,我們要提醒職工,上述特殊規定需要有相應的證據支持。在司法實踐中,這類證據難以取得。因此,建議廣大職工在法定的一年仲裁時效內維權
太原讀者王女士打來電話詢問:我在一家國有企業做銷售工作已經7年了,但因為企業利益的好壞,我兩年前欠我們9000元福利工資,至今?,F在我仍然在原來的崗位上工作。我可以通過勞動仲裁要求工資嗎?是否超出仲裁期限A: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的期限不超過一年;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因此,雖然王女士的工資逾期一年以上,但她仍然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來維權,并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相應的賠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小企業的合同風險有哪些
2021-03-17婚約會受法律保護嗎
2021-01-11買賣婚姻女方單方離婚怎么離
2021-02-03房屋遺產繼承立案執行多長時間
2020-12-09法院強制執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08應該怎么申辦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
2020-11-08公司賬戶可以上個人名下嗎
2020-11-10修高速公路占農戶住房怎么賠償
2020-11-20經濟補償金能否分期支付
2020-12-01北京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0-12-03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保險合同代理代理方需要承擔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18如何區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某保險公司訴某公司保險合同一案
2020-11-29怎樣判斷保險合同成立
2021-01-23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自然災害車受損強保會賠嗎
2021-01-28保險公司能否投資不良資產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