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般而言,民事糾紛當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上訴,請求法院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勞動爭議,當事人必須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們不禁要問,在解決勞動爭議中,為什么要設立這樣的前置仲裁制度?《勞動法》頒布以來,許多事實暴露了勞動爭議預仲裁制度的弊端。本文分析了勞動爭議預仲裁的弊端,希望在勞動法修改時,取消勞動爭議預仲裁程序,重構勞動爭議解決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勞動法律關系發生爭議時,仲裁程序是合法的、必要的程序,即勞動法律關系發生爭議的,當事人必須先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裁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未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人民法院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也就是說,勞動爭議仲裁程序是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的前置程序。同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裁決在法定期限內不提交人民法院的,該仲裁裁決當然具有法律效力。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仲裁裁決內容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進行審查。發現符合法律規定的,應當執行。發現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不予執行,可以就不予執行的勞動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勞動爭議仲裁的目的是依法、及時、正確地處理勞動爭議,維護勞動爭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然而,現行的勞動爭議仲裁前置原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勞動爭議仲裁的功能。筆者認為其不足之處在于:1.根據前置仲裁程序的原則,仲裁應當經過審判。在整個勞動爭議處理過程中,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沒有最終的處理權,只是處于“中間環節”的弱勢地位。這種制度固有的弊端很可能導致實踐中仲裁機構只履行程序,不利于仲裁機構的主動性。2.違反程序公正和效率原則。仲裁程序的引入,客觀上導致了一套系統復雜、長期有效的勞動爭議解決程序。根據現行規定,仲裁前有企業調解。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對一審判決不服的,也可以向上級法院上訴。這種“一調一裁兩審”的勞動爭議處理體制,幾乎用盡了一切解決勞動爭議的手段。試用期長,重復勞動多,糾紛不能及時解決。據悉,內蒙古哲里木盟某火車站、車輛段及其職工勞動爭議案已辦理完畢所有手續。近兩年來,人民法院的終審結果與仲裁裁決一致,當事人事后遭受了很大的損失。我們知道,程序正義要求案件結果具有確定性,而程序效率則要求案件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而預仲裁的結果顯然與之相去甚遠。(三)不利于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在現行仲裁前原則下,勞動爭議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受到不合理的限制。也就是說,只有仲裁機構在程序上接受爭議并作出實質性裁決后,才能獲得訴權。訴權的行使必須以仲裁機構對爭議案件的終結為基礎。《勞動法》本身對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管轄權的運行缺乏必要的保障規定,這就導致了在現實中仲裁機構懶于行使管轄權的情況下,糾紛案件當事人無法告知和維護自己權利的危險。仲裁機構因主客觀因素決定不予受理或者事實上不予受理的,案件將不能進入仲裁程序,當事人將喪失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權利。事實上,它不僅排除了人民法院的管轄權,而且不公平地剝奪了當事人的訴權,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最終的司法保護。(四)與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工作總體不相適應,造成司法資源浪費。勞動爭議當事人在簽訂和履行勞動合同方面是平等的。勞動爭議主要是平等主體之間的糾紛,表現為民事糾紛。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規定,勞動爭議案件由該院民事法庭受理,符合案件性質。我們知道,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實行終局性司法解決,其受理和判決不受限制。但由于仲裁前的規定,勞動爭議案件在受理中成為例外。同時,根據仲裁前原則,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實際上是仲裁后的一種新的司法程序。在訴訟過程中,由于人民法院無權對仲裁裁決的正確性進行審查,無法理解仲裁機構的法律適用;但試驗工作是從頭開始的,重復試驗,浪費試驗資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故認定書最多延長多久
2020-11-28行政訴訟怎樣才能立案
2021-01-27行政執法依據包括什么
2020-12-06公司在合同期內要辭退員工應該有補助嗎
2021-03-22民法典草案是否擴大遺囑扶養協議范圍
2021-01-08交通事故私了協議書范文
2021-01-23交警穿便衣可以執法嗎
2021-01-14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80歲能拿多少贍養費
2021-03-14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倉管員不愿調崗當送貨員,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雇呢
2021-02-25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勞動爭議調解不成有哪些情況?
2020-12-30懷孕被辭退應該怎么辦
2020-12-03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單位能否為其員工投保人身保險
2021-01-05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