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救濟,或者對方同意履行義務的。自中斷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期限內申請仲裁的,仲裁期限中止。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仲裁時效期間自中止時效事由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的“勞動爭議發生日”:(一)用人單位能夠證明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勞動者拒不支付工資的,書面通知送達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用人單位不能證明的,勞動者主張權利的日期為勞動爭議發生的日期。(2)用人單位因解除勞動關系發生爭議,未證明勞動者收到解除勞動關系書面通知的時間的,勞動者主張權利的日期為勞動爭議發生的日期
(3)勞動者能夠證明用人單位承諾的支付時間為勞動關系終止后的具體日期的,用人單位承諾的支付日期為勞動爭議發生的日期。勞動者不能證明的,勞動關系終止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有關知識:根據《仲裁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商事仲裁的訴訟時效
,適用商事仲裁的訴訟時效,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向人民法院申請民事權利保護的時效期間為二年,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下列時效期間為一年:
(1)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
(2)未經申報銷售不合格貨物(3)遲延或者拒絕支付租金(4)定金財產滅失或者毀損合同法第129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國際貨物銷售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糾紛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
仲裁的期限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已經實現之日起計算侵權。同樣,《民法通則》關于訴訟時效中止和中斷的規定也應適用于商事仲裁和勞動仲裁的訴訟時效。在仲裁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債權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仲裁時效期間中止,仲裁時效期間自中止事由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債權人的請求或者債務人的同意,可以構成仲裁時效的中斷。從中斷開始,可以重新計算仲裁時效期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駕處罰判刑需要多久才能判下來
2020-12-10出差發生交通事故公司負責嗎
2020-11-20股權轉讓價格等于注冊資金或實際出資嗎?
2021-02-21擔保合同能否約定獨立效力
2020-12-12駕車被巨石砸中交強險賠嗎
2020-12-07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贈與合同訂立的原則
2020-12-28解除婚姻關系有什么條件
2020-11-15涉外婚姻怎樣辦理結婚證
2020-12-12工傷經復查鑒定傷殘等級提高的哪些待遇應作調整
2021-02-24船舶代理費誰支付的
2021-02-12學生在校住宿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3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公司提高崗位任務量導致員工考核不過,后又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0-12-29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1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關于人身保險合同的若干問題
2021-01-20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