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明確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張權利,或向有關部門請求救濟,或另一方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內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期間自中斷時起重新計算,仲裁時效期間中止。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仲裁時效期間自中止時效事由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p>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的期限為一年,也可以中止或者中斷。也就是說,當遇到中止或者中斷的情況時,即使一年以后,仍然可以申請仲裁,而不喪失勝訴的權利。在什么情況下可以中斷或中止仲裁時效,包括向雇主或上級機關提出上訴和向另一方發送律師函。比如,職工對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不服,向用人單位(或上級領導機關)申訴,就是“正當的”。員工對用人單位(或上級領導機關)的復函不服而申請仲裁的,復函時間以“勞動爭議發生日期”為準(詳見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臨時工就業形式存在問題的請示》的復函)
2.已向有關部門申請權利救濟。如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的,仲裁上訴期限自當事人申請之日起停止,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應當在30日內終止調解,即:,最長暫停期限不得超過30天。自調解終結之日起,當事人的上訴時效繼續計算。調解期限超過30日的,上訴期限自30日后的第一日起繼續計算(詳見勞動部《關于執行〈勞動合同〉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事機構對不予受理的案件,應當逐一向仲裁委員會報告,并說明情況。仲裁委員會認為應當受理的,應當及時通知當事人。從申請之日起至受理之日止,應視為時效中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在許多問題上,
另一方同意履行義務。也就是說,對方承諾在一定時間內履行義務,以此類推。我們需要收集能夠證明對方承諾的證據,例如,我們可以通過錄音、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獲取證據。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超過申請仲裁期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和《關于認真執行勞動法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通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公安部、中華全國總工會發布的《職工手冊》。如原告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無法定代表人,當事人撤回訴訟或者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以撤回方式處理的,當事人就同一仲裁請求再次申請仲裁的,符合受理條件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重新立案審理,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限自撤回之日起計算(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能否重新受理撤回的勞動爭議案件的批復)6.用人單位未發出書面通知終止勞動關系合同。用人單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五條第四款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發生爭議的,勞動者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期限,自收到解除勞動合同的書面通知之日起計算(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仲裁申請終止期限如何計算的批復)(勞動合同的一部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公司是政府部門嗎
2020-12-27購買學區房有哪些風險
2020-11-09醫療事故中患者承擔的舉證責任
2021-01-27反擔保解除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08襲警罪一般判多久
2020-12-09發生工傷事故如何向勞動部門報告
2021-03-24醉酒駕車怎么判斷
2020-12-10懷孕女子犯罪怎么處理,會坐牢嗎
2021-02-05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處理
2021-02-20如何辦理房屋繼承公證
2020-12-04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勞務外包營改增如何繳納
2020-11-20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中止與復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1保險合同必須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2-06一般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1-25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