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隱名股東與顯性股東之間的法律關系有何區別
隱名股東又稱實際投資者,是指根據書面或口頭協議委托他人代為持有股份的人。與隱名股東相對應的股東通常被稱為記名股東。隱名股東是指在公司隱名投資過程中,同意隱名股東以自己名義出資并登記的一方。隱名股東是指為逃避法律或者其他原因,以他人名義設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義出資,但在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工商登記簿上記載為他人的。相應地,表見股東(或注冊股東)是指在工商登記資料中記載但沒有實際出資的股東,但公司章程、股東名冊、股份(僅限記名股份)、出資證明書、工商登記簿表明他人為股東。在這種投資方式中,實際出資并享有投資收益的人被稱為“隱名投資者”“實際投資者”或“隱名股東”,而投資公司公示的投資者可稱為“表見股東”隱名股東與表見股東之間權利義務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股東資格的認定和行使權利的便利性如何認定身份隱名股東與主要股東之間存在協議,盡管本協議對公司不具約束力,但在隱名股東與主要股東之間仍然有效。它不僅是隱名股東對顯性股東進行約束的依據,也是證明隱名股東對公司實際出資的有力證據。根據上海市人民法院的規定,如果雙方不同意隱名股東為股東或承擔投資風險,且隱名股東不作為股東參與公司管理或實際享有股東權利,雙方之間的隱名投資關系不予確認,但將被視為債權債務關系在實踐中,部分隱名股東不參與公司的經營,由明顯的股東全權負責,其他人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股東權利。由于公司的法人性質,公司其他股東有權知道投資者是誰。隱名股東以自己的名義參與公司的經營活動,行使股東的權利,是公司和其他股東知道并認可隱名投資存在的證據。因此,許多地方法院將隱名股東是否真正參與公司的經營活動作為確認隱名投資關系的重要條件3.中國法律法規對部分行業和企業的股東身份沒有任何違法行為的限制。例如,外國自然人不得成為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股東。在實踐中,一些人采取匿名投資的形式參與合資企業。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隱名股東向法院提起確認訴訟,法院將不予承認。無論是隱名股東還是顯性股東,都會承擔較大的風險,在司法實踐中,隱名股東的認定必須經股東大會研究批準后進行。因為隱名股東有很大的自由度,一般需要對相關事項負責,在認定相關問題時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公司法對隱名股東有何規定隱名股東是否有權審計賬目隱名股東股權轉讓協議如何撰寫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級法院和最高法院的行政案件管轄范圍
2021-03-16新增固定資產價值如何確定
2021-01-19商賬追收具體流程有哪些
2020-12-22子女領取老人高齡津貼是否合法
2020-12-27公司裁員答應賠償不給怎么辦
2021-03-21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差別有哪些
2021-01-02不履行裝修合同工商怎么處罰
2021-01-23不可抗力發生時索賠的處理原則
2021-01-182020年快遞員猥褻客戶,快遞公司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16男童校車內離世,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2-23換崗位屬于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1涉外勞動爭議管轄
2021-03-16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1為什么保險合同中受益人欄是不可以為空白的?
2020-11-16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2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投保人不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賠嗎
2020-12-29保證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2-14買保險的六條準則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