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農民工的權益。當事人自愿協商達成協議
調解程序。當事人雙方不愿自行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自愿向企業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自覺履行調解達成的協議。調解不成的,可以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直接申請仲裁。用人單位或者非法職業介紹所侵害勞動者權益的,可以依照《勞動法》和《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的規定,向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機構投訴,任何組織和個人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舉報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因同一原因引起集體投訴的,投訴人可以推薦代表投訴。投訴人應當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交投訴材料。信訪文書書寫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提出,并由勞動和社會保障監督機構制作筆錄,由信訪人簽名。<4.行政復議。勞動者對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復議法》和《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申請行政復議,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具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任何一方或雙方均可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庭應當先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作出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已經生效的仲裁、調解或者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也就是說,人民法院不直接受理沒有仲裁程序的勞動爭議案件。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以對方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程序審理,實行二審終審制度。法院審理程序是勞動爭議解決的終審程序,適用于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案件范圍(2)涉及農民工財產支付內容的勞動爭議案件(3)涉及農民工工資和勞動報酬的建筑合同爭議案件(4)非勞動爭議案件涉及農民工工資、勞動報酬、工傷認定的訴訟行政執行案件(5)涉及農民工工資的“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和“拒不履行判決”刑事案件(6)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農民工及其隨行家屬進城定居后的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經濟收入分配權(七)其他涉及農民工工資的民事、行政、執法案件,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障上述工資和勞動報酬是指農民工依法或者按照約定應當取得的各種勞動收入,包括工資、勞動報酬、獎金、津貼、補貼、加班津貼等,應支付給職工個人的社會保險福利費和勞動保護費。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歡迎來到律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引誘他人涉黃犯罪會怎么判
2021-03-092020年傷殘賠付
2021-01-09怎么中止孩子的探望權
2021-01-23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附帶民事訴訟
2020-11-30現在判刑還注銷戶口嗎
2021-01-10離婚后撫養費標準另一方無固定工作
2021-01-06霸王條款是合同欺詐嗎
2020-11-29違約責任是財產責任嗎
2020-12-15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勞動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2021-01-05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人壽保險有哪些種類以及老人人壽保險應該怎么選擇
2020-12-10人壽保險的作用
2020-11-10免責條款有效性認定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2021-02-15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