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一定是股東,首先要明確公司法第十三條規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公司章程規定的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并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董事長和執行董事必須是股東,但經理不一定是股東。因為經理通常由董事會任命,所以也有董事擔任經理。因此,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一定是股東
法定代表人和股東有什么區別簡言之,法人是企業的負責人。股東只是公司的投資者。在一般的公司管理中,法人享有經營管理權,而股東只是投資者,不能經營管理公司的業務。與其他公司簽訂合同時,只有企業法人簽字方為有效。股東沒有經營權。如果企業未來出現問題,如果企業破產,企業財產將由股東投入的股份進行分配。此時,法人只是經營者,不能分配企業財產。股東:是公司的出資人,股東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決定公司的一切重大事務。有限責任公司必須設股東會,但外商投資設立的有限公司依法只設董事會,董事會代表公司行使股東會的權力。國有獨資公司不設股東會,重大事項由董事會征求國家授權的機構的意見后決定。股東大會不是公司的常設機構。股東因故不能出席股東大會的,可以書面委托他人代為行使權利法人:人們在生活中談論法定代表人時,總是談論法人。但在法律上,它們是完全不同的主體,法人是指以民法賦予的成員或獨立財產為基礎的群體,而不是單一的自然人。在民法中,以成員為基礎的組織稱為社團,其成員相應地稱為成員;以捐贈財產為基礎,以財產為基礎形成的集團稱為財團。但在民法通則中,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分為企業法人和非企業法人。后者分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各類公司都是法人,但獨資、合伙不是法人,法人作為一個群體,必須有一個法人,像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一樣,以自己的名義參與生活和市場。法人機關由遺囑機關、執行機關、代表機關和監察機關組成。法定代表人實際上是法人機關中代表機關的負責人,是自然人。法定代表人是法人對外活動的自然代表人,其行為是法人的行為。因此,《民法通則》規定,法人代表機關和法人其他授權代表的行為由法人承擔責任法人代表和法人代理人也不同。除法定代表人外,代表法人對外活動必須經法人合法授權,否則其行為不能視為法人行為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仍然遇到任何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您登錄律霸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套房公積金貸款政策及期限
2020-11-23要約的主要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0-11-10醫療糾紛從上訴到取證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24租房期間電器壞了誰來修
2021-02-26董事局和董事會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4母子公司是否分立
2020-11-08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2021-01-07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保險公司管理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3-26保險公司如何評級
2020-11-09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2怎么處理農村宅基地轉讓糾紛
2021-03-08被拆遷人有權查閱評估報告嗎
2021-03-19房產證已過戶宅集地沒過戶拆遷時還用給原房主錢嗎
2021-03-10購買拆遷安置房需要注意的有哪些事項
2020-11-13北京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細則,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0房屋評估價格對于房屋補償安置具有怎樣的作用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