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欠債死后子女要還嗎
父與子是兩個獨立的民事主體,不因血緣關系的存在而混同。父債就是父親作為主體與他人發生的債權債務關系,與其子無關。按照我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條,繼承人以所得遺產實際價值為限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清償責任。
李民的父親2004年2月向我借款6萬元做生意,期限3個月。由于他經營不當,嚴重虧損,經我多次催要,也一直未還我錢。2006年5月,李民的父親去世,遺留下來的房產等物僅價值4萬余元。我找到李民追要其父的欠款,李民說將其父的遺產全部抵償給我后,剩余的1萬多元就不再償還。我認為“父債子還”天經地義。請問,李民是否還有義務償還1萬多元借款?
從法律的角度看,父債不一定子還。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收和債務,繳納稅收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由此可見,子女是否需要替父母還債,關鍵是要看子女是否繼承了父母的遺產。凡是繼承了遺產的,應當以所繼承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替父母還債;如父母所欠債務超過了所繼承的遺產實際價值的部分,子女可以不予償還,但自愿償還的法律也不干預;第三,子女放棄繼承父母遺產的,可以不負責償還其父母的債務。
本案中,李民雖然繼承了父親的遺產,但已將全部遺產用于償還其父欠你的債務,而你卻要求李民償還超過遺產價值部分的借款,是不符合我國的法律規定的。
我國《民法典》中的部分條款與父債子償有同樣的原理。現實中債權人想要“父債子償”,那么首先是子女繼承了父母的遺產,然后在繼承遺產的范圍內對父母的合法債務進行清償。否則的話,子女是沒有義務替去世父母清償債務的。如果您遇到了被要求“父債子償”的情形,請您及時聯系律霸的律師,我們會捍衛您的合法權益。
怎樣解決個人債務糾紛?
債務承擔的條件有哪些
債務的訴訟時效標準是怎樣的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發行新股應符合什么條件
2020-12-11逃稅罪認定和處罰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6股東在何情形可代表公司訴訟
2021-02-25破產和解的積極意義有哪些
2020-12-05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定
2021-02-28離婚可以通過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1-02-17別墅可以贈與他人嗎,如何贈與他人
2021-02-26代寫遺囑有效條件有什么規定
2021-02-27父母是億萬富翁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3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22老人不堪忍受長子常年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2-21農田非法在別人土地上取土如何處罰
2021-02-14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020-12-07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2021-01-01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7“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人身保險合同主要采取的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11-08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