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客戶信息屬于公司的商業秘密。給公司造成重大損失的,可以構成犯罪(侵犯商業秘密罪)。否則只構成民事侵權,民事侵權應當承擔停止侵權、排除妨礙、消除影響、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責任主要由公司(商業秘密權利人)承擔。至于侵犯這些家庭,公司應承擔責任
根據《刑法》第219條,侵犯商業秘密有四種類型:1。不當獲取商業秘密。不當獲取商業秘密行為,是指以盜竊、引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商業秘密的行為。這些行為不可能作為一種獨立的危害行為方式存在,因為商業秘密罪在刑法中的設立必須以給權利人造成巨大損失為前提。從實踐的角度看,單純以不正當手段獲取商業秘密,難以確立本罪。2.不正當獲取商業秘密后繼續侵權的。不當獲取商業秘密后的持續侵權,是指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行為。3.商業秘密被依法知悉后的非法處置。商業秘密法律知悉后的非法處置行為,是指違反約定或者權利人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行為。根據誠實信用原則,行為人明知屬于權利人商業秘密的信息仍然受到侵犯的,應當承擔保密責任。4.非善意第三人間接侵權,是對知悉或者應當知悉上述三種行為而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的概括。第三人雖然沒有直接侵犯權利人的商業秘密,但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的違法行為侵犯權利人商業秘密的情況下,仍然取得、使用或者披露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綜上所述,您的行為不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第二,侵犯商業秘密罪(《刑法》第219條)是指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商業秘密的行為,或者非法泄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持有或者獲取的商業秘密,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客觀上,演員必須有三種行為:1。首先,行為的客體是商業秘密。2.實施了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3.給債權人造成了巨大損失。主觀上,行為人必須是故意的。本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即行為人有意識地通過各種手段侵犯商業秘密。過失不構成本罪關于您提出的“因泄露公司客戶信息而造成損失的賠償對象”的問題,我們已經進行了梳理。如果泄露公司客戶信息給公司造成重大損失,可能構成犯罪,或者屬于普通民事侵權行為,我們需要賠償給公司造成的損失。如果您有任何問題,請咨詢我們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主犯判9個月從犯怎么判
2021-03-202019最高人民法院對離婚案件的判案標準最新規定
2021-01-23知名的“網名”受保護嗎
2020-12-20喝酒被車撞是誰承擔責任
2021-02-10離婚女婿對前岳母無贍養義務嗎
2021-02-13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訂立合同時合同內容違反法律法規怎么處理
2020-12-21未辦理結婚手續的財產問題
2021-03-05離婚時,經濟適用房如何分割?
2021-02-09簽了就業協議又想解約
2020-12-16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人身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的主要權利有哪些
2020-12-31保險代理人應該如何選擇
2021-02-17農村開荒地能不能建房
2020-12-21私自轉讓土地建房,法院判決協議無效嗎
2021-02-18土地出讓金收取標準是多少
2020-12-28土地轉包合同
2020-11-17拆遷補償標準是“國家標準”還是“當地標準”
2021-03-17農村征地拆遷時,各級政府的只能是什么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