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傷殘鑒定的適用條件,法律沒有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有勞動關系,發生意外傷害的,可以申請工傷傷殘鑒定。如何申請工傷傷殘鑒定,并詳細填寫,包括要求企業蓋章批準傷者進行工傷鑒定。用人單位、受傷職工及其近親屬或者其委托的代理人,應當按照下列期限向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
(1)醫療期滿前已作出工傷鑒定的,工傷認定是在醫療期滿后作出的,應當在醫療期滿后30日內提出,工傷認定后30日內提出申請。(3)工傷復發認定申請應當在疾病發生后、治療結束前提出。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殘的,應當按照規定的期限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一年后,受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所在單位或者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可以向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復核鑒定。如果被考核人或其近親屬提出申請,被考核人應已完成最短期限的工傷醫療,且病情相對穩定
6。用人單位單獨申請的,被認定人應當已完成最長期限的工傷醫療,身體狀況相對穩定
傷情嚴重的,也可以由社會保障部門向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傷殘鑒定。根據工傷鑒定結果,工傷造成的損失可以由傷者賠償傷殘分為十級,1-4級為工作能力的全部損失,因此我們應該保留勞動關系,辭工享受待遇:一次性傷殘津貼(18-24個月,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社保金);并按月發放傷殘津貼(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的75%-90%,社會保障金),直至退休2級和5-6級傷殘者居多,享受一次性傷殘津貼(傷前14-16個月,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社會保障金);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按月發放傷殘津貼(傷殘前12個月平均發放工資的60%-70%,由單位支付),直至退休二是員工可以解除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貼和傷殘就業補貼。具體標準按省、市規定執行,3級、7-10級為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享受一次性傷殘津貼(6-12月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社會保障金);勞動合同期滿解除或者勞動者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貼和殘疾就業補貼。具體標準見省、市規定,因公死亡的,享受以下待遇:喪葬補助(去年6月社會平均工資,由社保支付);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死亡津貼(48-60個月,上個月的社會平均工資,社會保險金)
如果您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妨咨詢我們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答辯狀(格式)
2020-12-09簽訂無限期合同離職有賠償金嗎
2021-01-09特種設備報廢條件有哪些
2020-11-15裁員常識
2021-01-19直系親屬贈予房屋要交契稅嗎
2020-12-10業務承包關系算雇傭嗎
2021-01-13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如何理解勞務派遣用工是一種補充用工形式
2021-03-02保險合同的中止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4保險公司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1-13交警事故雙方自行調解完保險公司會理賠嗎(交通)
2021-02-22保險公司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2物權法釋義第二百四十七條
2020-12-21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
2020-11-15鄉級人民政府怎樣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2-02房屋拆遷補償款是如何確定的
2020-11-28拆遷補償的方式有哪幾種
2021-02-05如何辦理拆遷安置房土地使用證
2021-01-07被征收房屋該由誰評估價值
2021-01-08已遷出的人還有獲得拆遷補償的權利嗎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