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主體:一般主體,即企業和自然人。
企業系指用人單位,包括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自然人包括用人單位以外的自然人(尤其是《民法通則》所規定的“兩戶一伙”)。
二、主觀要件: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即主觀上明知自己的”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這種不作為行為會產生勞動者不能及時實際得到勞動報酬的社會危害后果,卻希望或放任這種后果發生。
1、明確表示拒不作為的
即明確拒絕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應當然地認定為故意。包括無正當理由拖欠,不論是否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2、雖表示應支付,但主動實施作為,為不支付找借口的,應認定故意。
如無正當理由轉移財產,造成無支付能力假像的;
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或指使發放勞動者勞動報酬的工作人員逃匿,造成無法支付假像的;
非法克扣工資或罰款的。
三、犯罪客觀方面:在犯罪客觀要件方面,應既有危害行為又有危害結果,且兩者間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一)、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
1、實施了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的行為。
2、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即企業的銀行存款足夠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而不作為,導致勞動者沒有按合同或法定應獲得勞動報酬的時限。如實行月工資制的,超過20天仍不發放工資的,即構成“不支付”。
(二)、數額較大。法律沒有明文規定構成的絕對值范圍。應比照職務侵占罪的入刑標準,即逃避或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在五千元至一萬元以上,構成“數額較大”,應予追訴。
四、犯罪客體:是雙重客體,既侵犯勞動者的財產權,又妨礙了正常的勞動用工關系,侵犯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惡意欠薪罪客觀方面應既有危害行為又有危害結果,且兩者間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
2020-12-31車輛損失險有必要買嗎
2020-11-12甲乙雙方簽訂一份修理設備的合同,客體是誰
2020-12-26探望權的行使與強制執行
2021-03-05父母贈與是否可以附贍養老人的條件
2021-01-19國內外的結婚程序
2021-03-06贍養費協議書
2020-11-16交通肇事與交通肇事罪有什么區別
2020-11-20合同欺詐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02不履行裝修合同工商怎么處罰
2021-01-23業主實現共有物權有哪些形式
2021-03-23事實勞動關系屬于勞動關系嗎
2021-03-21對外承包工程能否對外派遣勞務
2021-01-07國家規定實習期多長
2021-01-08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勞動糾紛時企業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疾病保險是否可以包含生存保險責任
2020-11-09如何改變觀念提升網絡保險品牌
2021-01-24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