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家是消費者嗎?
法律對買方是否是消費者沒有明確的界定,但購買合同中的一些條款仍然受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保護。買家要注意四個陷阱:
陷阱一:先收定金再勒索。押金以預售的名義收取。當合同正式簽署時,消費者被迫接受其不公平的條款。如果達不到強迫消費者遵守的目的,定金將被開發商強行沒收。
陷阱2:隱瞞真相,虛構賣點。一些開發商或銷售代理故意隱瞞房地產真相,或作出虛假承諾,編造一些“賣點”欺騙消費者,以便盡快收回資金。第三個陷阱是改變結構和擴大共享區域。擅自改變房屋結構,擅自擴大或者縮小房屋面積,擅自改變公共場所用途的。開發商交付房屋時,廣告與實際內容不符,合同中也沒有約定。不明確共享區域,使消費者共享不該共享的區域或更多共享的公共區域。
陷阱4:無證書延遲交貨。一些開發商由于資金嚴重不足或管理不善,未能及時繳納土地出讓金,導致消費者無法按時辦理房產證。一些開發商不敢承擔違約責任。他們在工程驗收或不符合入住條件前辦理交接手續。因此,消費者拿了鑰匙后,不能長時間正常生活。
此外,消費者協會提醒消費者,購房時要核對開發商是否有“五證兩冊”,即“國有土地使用證”、“商品房預售(售)許可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開工許可證》、《住宅質量保證書》、《住宅使用說明書》。這些證書是消費者最重要的保證,也是辦理產權證的關鍵。
以上是我們對購房者購房時需要注意的問題的法律解答。另外,當我們不幸落入別人設下的陷阱時,我們可以采取的解決辦法是與開發商協商,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投訴,或者向相關行政部門投訴。如果您對此有其他疑問,建議您及時咨詢專業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購房資格導致不能履行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2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5支票背書的處理方式是怎樣的
2021-01-05交通調解時作事故認定嗎
2021-02-28單位強令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怎么辦
2021-01-26哪些情況下要約不生效
2021-02-03訴訟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離婚訴訟途徑有哪些
2021-02-2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的解釋
2020-12-27地役權是否適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20-11-19簽署購房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2-25政府回購房土地出讓金要交多少
2021-03-21內部調崗申請
2021-02-17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懷孕被辭退應該怎么辦
2020-12-03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外資保險公司在我國有哪些形式
2021-01-01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車險保險不予理賠的幾種情形
2021-02-18意外傷害保險介紹
2021-02-19交通意外保險協議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