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二賣的刑事風險
如果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訂立合同,可能構成合同詐騙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犯罪主體:多為銷售二手房的自然人。
通過查閱網上相關判決書,筆者發現“一房二賣”刑事案件絕大多數發生在二手房買賣中,被告人多為自然人。畢竟,在一手房交易中作為賣方的房地產開發商是比較有信譽和資質的。即使一房兩賣,一般也容易被認定為民事糾紛。但仍有開發商因銷售一房二房被判刑的案件。犯罪:合同詐騙罪
出賣人通過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向他人收取購房款,然后將房屋所有權轉移給其他購房人,極易構成合同詐騙罪。
刑法第224條所稱合同詐騙罪,是指在合同簽訂、履行過程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騙取對方財物的行為。
在“一房兩賣”中,行為人構成合同詐騙罪,還需要符合詐騙罪的基本結構,即,行為人的欺騙——對方(被騙方)有錯誤的理解——對方基于錯誤的理解處分財產——行為人或第三人處分財產——受害人遭受財產損失。因此,要認定“一房兩賣”行為人為犯罪,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出賣人有非法占有購房款的主觀目的,買受人有錯誤認識,出賣人實際取得購房款。通過案例分析,筆者總結出“一房兩賣”時出賣人的刑事風險表現為:a.出賣人不是房屋的實際產權人,與他人簽訂合同收取購房款;
B.出賣人偽造房屋所有權證并與他人簽訂合同收取購房款;B.出賣人偽造房屋所有權證并與他人簽訂合同收取購房款;
C.出賣人已將房屋實際出售并轉讓給他人,與他人簽訂合同收取購房款;
D.與他人簽訂合同后,出賣人不履行房屋交付、轉讓義務,逃避、拒絕退還購房款;
e.出賣人明知無還款能力,多次抵押、變賣房屋以獲取貸款或購房款;筆者認為,下列“一房二賣”應視為民事糾紛,不應視為犯罪:
a.出賣人作為房屋的實際所有人,與他人簽訂多份合同,將房屋轉讓給一人,并承擔違約責任或將房款退還他人;
B.出賣人雖未將房屋過戶登記給買受人,但實際已將房屋交付買受人,不影響買受人的實際使用;
C.稱為房屋買賣,實際上是房屋買賣對于債務;
以上是為您編寫的內容。一般來說,一房二賣屬于民事違約,需要承擔違約責任。但當事人有詐騙意圖的,可以構成合同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曝光小偷是否有名譽權糾紛
2020-11-10信訪復查不受理怎么辦
2020-12-16著作權怎么申請
2020-11-22關于減刑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6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農資產品,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3-25婚前協議公證的意義協議有哪些具體內容
2020-11-20股權無償轉讓和股權贈與的區別
2020-12-04兒子開公司能多要贍養費嗎
2020-11-26情勢變更是否屬于合同免責原因
2021-03-17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受賄刑事申訴狀模板
2021-01-28商場衛生間受傷怎么辦
2021-02-09借他人身份入職工傷如何賠償
2021-02-02可變更勞動合同的情況有哪些
2020-11-23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及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2-02保險合同保證義務的執行主體是誰
2020-11-23車輛修復理賠 保險公司應謹慎
2020-11-26違章肇事保險給報嗎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