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某市王某于1999年底購買了一家公司開發的金三角門面現房,產權登記面積小于合同面積。雙方書面約定該房屋建筑面積為37平方米,面積計量按江蘇省《建筑面積計算規則》執行,開發商應協助辦理房產證。簽約當天,王某付清了購房總價16萬元,開發商也在當天交付了房屋。到目前為止,這所房子一直被王某使用。2002年9月,市房管局給王某頒發了房產證。王某發現房產證登記面積只有28平方米,比合同少了9平方米。王某要求開發商退還面積差價,雙方協商未果,于是王某提起訴訟。在訴訟中,被告認為合同中明確規定房屋面積按建筑面積計算規則計算。根據規定,原告房屋9平方米的過道面積因其頂蓋和立柱應計入建筑面積。原告稱,建筑面積僅28平方米,不計入走廊面積,這是新舊計量標準差異造成的誤差。在購房前,原告反復調查,知道樓道面積在建筑面積之內,于是在簽訂合同當天立即支付了購房款。首先,判斷合同是否履行得當,要根據合同約定全面把握,并探討雙方的初衷和目的。本案合同約定,交付房屋的建筑面積按照江蘇省《建筑面積計算規則》計量。江蘇省雖未制定《建筑面積計算規則》,1995年9月建設部頒布的《商品房銷售面積和公共面積分配計算規則》(試行)第三條規定,商品房銷售“以建筑面積為面積計算單位,計算建筑面積”根據現行《建筑面積計算規則》。《細則》明確,全國商品房建筑面積計算普遍采用國家經委基建辦發布的《建筑面積計算細則》。因此,無論是按照一般的理解,還是按照合同的含義,還是參照國家房屋面積計量標準,江蘇省適用于本合同的《建筑面積計算規則》,應參照國家《建筑面積計算規則》。《實施細則》第一條第十七條明確規定:“有頂蓋、居住在建筑外墻外的樓道、檐廊,按柱外線水平面積計算建筑面積”。因此,本案中有爭議的走廊區域應包括在內。
其次,新的計量標準沒有追溯效力,對生效前的交易行為沒有法律約束力。本案被告于1999年10月簽訂合同之日交付房屋,并履行了義務。原告于2002年9月申請辦理房屋產權證時,已執行建設部74號文件《關于建筑面積計算和房屋權屬登記有關文件的通知》。《通知》首次確定,不計算臨街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有無立柱、有無維修構筑物。因此,房管部門發給原告的房產證上注明的建筑面積不再包括樓道面積。但本案原、被告簽訂的合同相關條款不會因新計量標準的實施而調整,否則將違反意思自治和誠實信用原則。據此,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王某的訴訟請求。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兼職勞務協議能否認定工傷
2021-03-13領導發的色情圖片給員工公司有什么責任
2020-11-27童工死亡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1-23涉外離婚的處理原則如何規定
2020-12-09質押的股份能夠凍結嗎
2021-03-172020年交通事故車速鑒定費用是多少
2021-01-06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0-11-25異地執行拘留的法律規定
2021-02-04單位是否有權收回員工集資房
2020-11-30超出勞動仲裁時效不予受理,可以再上訴嗎
2021-01-19保障性住房能抵押貸款嗎
2021-02-10合同無效認定有哪些部門負責
2020-12-24委托律師代理合同怎么簽
2021-02-06員工與公司解除合同能否要到賠償
2020-12-22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勞務派遣職業病如何認定
2021-01-25公司末位淘汰給賠償嗎
2021-01-03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乘客沒有買航延險航班延誤能獲賠嗎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