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俱樂部的營業收入是否屬于社區居民?
如果社區俱樂部的產權屬于開發商,則營業收入屬于開發商。
俱樂部是以經營為目的的場所,在經營過程中必然會帶來一定的收益。一般來說,為了提高房地產的品質和檔次,順應商品住宅消費市場的熱點,開發商往往愿意加大對這類設施的投入。目前商品房銷售一般按建筑面積計價,購房者購買的建筑面積包括已建建筑面積和共用公共建筑面積。為保護購房者利益,規范商品房銷售行為,避免開發商在計算建筑面積時侵犯購房者利益,政府制定了《商品房銷售面積和公共建筑面積的計算》面積分配規則,明確規定俱樂部等商品房不得參與公共建筑面積的分配。判斷財產所有權的最基本依據是財產所有權證書。由于會所面積不計入業主所購房屋建筑面積,因此會所的權屬不計入業主的房產證。俱樂部的所有權一般以開發商的名義。根據民法通則,當會所建筑的產權屬于開發商時,會所的所有權屬于開發商,開發商可以行使經營權,經營收入屬于開發商。業主無權經營俱樂部,也無權要求分享俱樂部的利潤。
開發商不得隨意處置會所
部分業主入住后可能會發現這樣的現象。一些開發商當初買房時承諾的社區會所,搬進去后就不自覺地消失了。當業主詢問開發商為何擅自處置俱樂部時,開發商將以享有俱樂部所有權為由反駁業主的要求。真的是這樣嗎?擁有會所所有權的開發商真的有權隨意處置會所嗎?根據所有權原則,所有權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四項權利。開發商可以有權對俱樂部進行處罰,但這種處罰必須以遵守法律為前提。會所是為全體業主的需求而建,會所的成立也是吸引業主購房的重要因素。因此,會所不僅是開發商擁有的產權,也是開發商與業主建立商品房買賣關系后應履行的義務。俱樂部建成后,應根據業主的需要進行使用和經營。開發商不能隨意使用和處置,否則將是權利的濫用。
如果開發商與業主在購房合同中約定俱樂部的具體服務設施,如果開發商未履行或擅自變更,業主可以要求開發商承擔違約責任。即使在購房合同中沒有類似約定,政府在這方面也對開發商有要求。開發商在申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時,必須有配套商業服務設施規劃,不得低于政府的最低要求。如果開發商擅自使用和處罰俱樂部,實際上是違反了管理義務。
如果開發商隨意處置會所,業主一方面可以根據購房合同要求開發商承擔違約責任,另一方面可以請求政府行政干預,由政府相關部門做出決定限期改正,給予行政處分。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三級丁等醫療事故的規定
2020-12-24廉租房能抵押給私人嗎
2020-11-23雇傭關系死亡怎么賠
2020-11-09申請人如何申報工傷
2020-11-29在工地工作時受傷的按照人身損害能賠多少
2021-01-31表演者權中的要求報酬權如何主張
2021-01-29填寫支票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11催告書的時限是多少天
2020-11-27誰有權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0-12-20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故意傷害罪的民事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7有不良逾期記錄怎么辦
2021-02-01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煙臺市企業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02已過仲裁時效是否應當受理
2021-02-27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時效是多久
2020-12-05理財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