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現象有時是由于法官之間的理解差異造成的。審判是一個主觀的過程,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很難強制一致,這種個人主觀判斷的差異會在司法實踐中得到體現。因此,不能說同一案件的不同判決必然是不公平的。但在一些由錯誤判斷引起的案例中也存在差異。也就是說,法律的適用是錯誤的。在這種情況下,按每天萬分之二承擔逾期交房的違約金并不算太高。租金損失也是一大損失。因此,不調整是可以的。但很難說是誤判。
案件:
起訴開發商樓上樓下遲延交房取得不同判決
起訴開發商樓上樓下遲延交房取得不同判決,按合同約定一次賠償,一按裁量權賠償,賠償比例相差4倍,省檢察院曾抗議“同一法院,類似案件,判決結果相悖,違背公平公開的基本原則”,省人民檢察院民管處檢察官告訴記者,自省人民檢察院率先開展“服務民生、促進和諧”活動以來,督辦了一批典型的生效民事判決。如林某紅(化名)不服法院二審判決案,省人民檢察院已依法提出抗訴。本案中,由于開發商延遲交房,不少業主起訴要求支付違約金,但二審法院對這些業主作出了不同的終審判決。法院認為,開發商與林先生約定的違約金過高,并酌情減少賠償;但法院支持林先生樓的一位業主同一違約協議,兩人賠償比例相差4倍以上。2007年5月23日,林某在某樓盤一樓買了5家商鋪,總價1100多萬元。同日,林某與開發商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及補充協議。合同中約定開發商逾期交房的違約責任為:“自合同約定的交房期限屆滿次日起至實際交房日止,出賣人按日向買受人支付已付房價款總額0.02%的違約金。”,逾期房產證的違約金約定為每天萬分之一。林某說,簽訂合同后,他按合同一次性支付了1100多萬元。
2008年8月交房時,延誤了200多天。開發商表示,公司有困難,不能支付這么多違約金,但物業管理費可以用來沖抵違約金。林先生告訴記者,當時大部分業主都同意這個方案,但他和其他幾位業主還是決定通過訴訟解決。
金額少的,按合同約定賠償,金額多的,減少賠償。
法院受理了林某等業主的訴訟,一審法院迅速作出判決,開發商應向業主支付合同約定的違約金。開發商不服提起上訴,認為合同中與業主約定的違約金明顯偏高。林紅帶頭維持了二樓12單元的原判。12樓業主獲得的違約金約為11000元,占購房款26萬元的4.2%。樓上鄰居打贏官司半年后,林某得到了二審判決。二審法院認為,開發商違約造成的損失主要是房屋遲延交付造成的租金損失,遲延辦理房屋所有權證并未給買受人帶來實際損失。因此,罰金從合同約定的80萬元減至10萬元。但這還不到其支付的購房款的1%,還不到其從樓上鄰居那里得到的違約金的四分之一。
判決采取了雙重標準,檢察院抗訴說,合同約定的違約金比例不高,更何況其他業主也按照這個比例來判斷。”我要求賠償80萬元,因為我買了5套房子,我付了1000多萬元。我承擔的風險很高,所以得到的賠償應該很高,“林某說,商鋪未能如期出租造成的損失要大于住宅的損失,而未能如期辦理產權證也導致他無法再融資,損失不低于80萬元。林毅紅不服終審判決,向省檢察院提出申訴。中國人民銀行公訴人綜合審查后認為,無論是立法還是司法實踐,都承認違約金具有補償性和懲罰性的雙重性質。如果違約金只是補償性的而不是懲罰性的,就不能有效地制裁違約行為,不能充分保護守約方的利益。”如果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要求減少的,法院可以適當減少,但不能任意減少,并不意味著當事人要求減少的違約金必須減少”,省人民檢察院民商事檢察官表示,開發商提出的建議違約金過高,不僅違背常理,也違背誠實信用原則。聽了檢察官的解釋后,林先生說,自己以前的心終于放下了。
據了解,省檢察院還移送了該房產其他業主的判決書。檢察官說,對同一案件事實作出不同判決,在執法中采取雙重標準,是違反法治基本原則的,是法律的統一和正確實施。據說省檢察院已對此案提出抗訴。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資金虛繳能否辦理股權質押
2020-11-14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時需要做些什么
2021-01-13商標轉讓與商標變更有哪些不同
2020-12-28反擔保幾天可以解除
2021-03-18提示免責格式條款怎么寫
2021-03-24河南偃師仲裁中心職工確認勞動關系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1-192020交通肇事賠償標準
2021-02-26法院可以封失業金賬戶嗎
2021-02-03貸款需要擔保的要簽擔保合同嗎
2021-02-10企業單方面解約應如何賠償
2020-11-23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合法嗎
2021-02-28合同期間公司調動崗位不服從可以得到幾倍賠償
2021-03-22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合同的當事人的
2021-03-11重復保險怎么賠
2020-12-25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0-11-16理賠官司獲得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08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批準機構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