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多少種退房方式?第一種方式是雙方協商一致退房;
第二種方式是雙方通過工商、消協等職能部門的調解達成退房協議;
第三種方式是雙方依法退房準備金。相關法律知識:
第六條商品房預售實行預售許可證制度。
商品房預售條件和商品房預售許可證辦理程序,按照《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和《城市商業地產開發經營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執行房屋預售。第七條現場銷售的商品房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現場銷售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持有《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和《房地產開發企業資格證書》;(二)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或者土地使用批準文件;(三)持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四)竣工驗收合格;(五)已實施拆遷安置;(六)供水、供電、供熱、燃氣、通信等配套基礎設施具備交付條件;其他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具備交付條件或者建設進度、交付日期已經確定;
(七)物業管理方案已實施。第八條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在商品房現貨銷售前,將符合商品房現貨銷售條件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手冊及相關證明文件報房地產開發主管部門備案。第九條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有抵押權的商品房,抵押權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和《城市房地產抵押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辦理。第十條房地產開發企業在解除商品房買賣合同前,不得將合同標的商品房轉售給他人。第十一條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以回籠資金銷售或者變相回籠資金銷售的方式銷售商品房。
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以售后包租或變相售后包租的方式銷售未完工的商品房。第十二條商品住宅應當按套銷售,不得單獨銷售。第十三條在商品房銷售中,房地產開發企業聘用物業管理企業的,買受人在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時,應當與房地產開發企業選定的物業管理企業簽訂物業管理協議。第二,退房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退房時可能涉及的問題有:一是消費者應該終止哪些合同;二是終止這些合同過程中的先后順序。如果消費者的退房要求被開發商接受,那么就有兩個合同需要解除,一個是消費者與開發商簽訂的銷售合同,另一個是消費者與銀行簽訂的貸款合同。房屋買賣合同解除,是指返還房屋或者恢復雙方權利。對于已入住的消費者,需要將已入住的房屋退還給開發商。對于尚未入住的消費者,需要放棄即將入住的房屋;開發商不能再要求消費者按合同約定支付房價,已經收取的部分應退還給消費者;合同終止后,雙方的財產狀況將恢復到合同簽訂前的狀態,買賣合同的終止和履行可以由雙方在沒有他人協助的情況下完成。
貸款合同終止表明消費者將一次性償還銀行貸款,然后不再支付任何本金和利息,也沒有償還義務。本合同的終止與銷售合同不同。它需要第三方的幫助,即開發商,除了銀行和消費者。盡管消費者從銀行獲得貸款,但他們并不直接擁有這些貸款。銀行貸款是開發商以轉讓的形式獲得的。開發商要想還貸,就必須把自己已經擁有的貸款償還給銀行;銀行收到開發商以消費者名義歸還的貸款后,才能認為消費者已經履行了全部還款義務,雙方的貸款合同才能真正終止;因此,貸款合同的終止和履行只有在第三方的協助下才能完成。
因為有三方,而且有兩個契約,因為空間操作不能同步進行,就會出現時序問題;從實際行為來看,我們可以設計多種可能的選擇。目前比較常見的選擇有以下幾種:
首先,消費者先與開發商解除銷售合同,然后拿回首付款,再與銀行解除貸款合同,然后開發商退還銀行貸款。
其次,消費者先與開發商解除銷售合同,再與銀行解除貸款合同,再收回首付款,最后開發商還銀行貸款。第三,消費者先與開發商解除銷售合同,然后開發商退還銀行貸款,再與銀行解除貸款合同,最后獲得首付。
這三個過程有一個共同特點,即消費者應先與開發商解除銷售合同,表明消費者放棄了房屋的占有權。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有一個風險:一旦合同終止,就不能再入住房屋。如果開發商不能按時償還銀行貸款,如果開發商在此期間破產,消費者將失去房屋的所有權,消費者的損失將更大:不僅住宅(僅指沒有產權證的房產)可以作為破產財產拍賣,還可以作為破產財產拍賣首付已支付的無法獲得,同時,銀行貸款15至20年將支付。為了使消費者能夠最大限度地規避上述風險,我們認為在開發商不破產的前提下,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采取以下程序:
首先,消費者應與開發商簽訂補充協議,是關于終止銷售合同的有條件的補充協議。二是消費者與銀行簽訂補充協議,這也是解除貸款合同的有條件補充協議。第三,開發商在償還銀行貸款時,消費者與銀行簽訂的協議中規定的條件出現時,消費者與銀行之間的貸款合同即告終止。第四,開發商應當退還消費者的首付款,并協助消費者辦理各種退房相關手續。
第五、第三、第四種行為履行后,第一步雙方簽訂的協議中假設的條件出現,消費者與開發商之間的銷售合同終止。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有多少種退房方式”問題的回答。退房方式很多,包括雙方協商一致,通過工商、消費者協會等職能部門進行當事人調解,根據法律規定基本違約。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工傷認定需要注意哪些時間
2021-02-23委托人不向行紀人支付報酬該怎樣處理
2021-02-162015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20-11-28出國簽證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分公司注冊手續有哪些
2020-12-27攝影拍建筑發布算侵權嗎
2021-01-25擔保人被拉黑怎么解決
2020-11-29長期使用他人贈送的未過戶車輛構成何罪
2021-03-21夫妻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及方法
2020-12-16案外人無法通過執行異議之訴救濟時可不可以提起另案訴訟
2020-11-16車禍傷殘鑒定時間
2020-11-18多份遺囑之間有沖突,該怎么辦
2021-01-29船舶代理費誰支付的
2021-02-12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試工期階段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3-07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飛機航班延誤賠償標準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