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房屋出售后,如果原出賣人再次處分該房屋,該房屋將被抵押,屬于物權法上的無權處分,無權處分不影響合同效力。
<2。虛假房屋買賣合同的構成要件如下:。一定有隱瞞真相、弄虛作假的欺詐行為;
2。欺詐使當事人陷入錯誤;
3。必須有欺詐意圖;
4。實施詐騙的人是對方或者第三人。開發商的欺詐行為可以表現為虛假陳述或誤導性陳述,也可以表現為重大遺漏或不當陳述。《合同法》第九條規定:“合同當事人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行為人只有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才能正確認識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后果,才能獨立表達他本人的意思是,他可以成為合同的主體,他的合同行為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無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一般不能自行訂立合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只能訂立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合同;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六條規定的除外關于該法的實施,“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得以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為理由主張上述行為無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成為合同主體,但不是所有合同的主體。依法設立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具有民事行為能力,但其民事行為能力受其形式、職責、業務或者經營范圍的限制。這一法律規定對于保護當事人利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是十分必要的。所謂真義,是指表意者的表達行為要真實地反映其內在意義。所謂有效意義,是指意義表達者希望使表達內容具有法律效力的內在意義要素。所謂表達行為,是指行為人以某種方式表達自己內心的意義,并被外界客觀地理解的要素。真正的意思表示要求意思表示行為與有效意思一致。意志的真實表達是合同生效的重要條件。因為合同本質上是當事人之間的一種約定,是符合法律規定的,能夠依法產生法律約束力的;當事人意志的表達是否產生這種約束力,取決于當事人意志的表達是否符合人的真實意思。從法律角度看,合同之所以能夠產生法律效力,是因為當事人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規定。對于意志的合法表達,法律賦予其法律約束力,而非法合同顯然無法得到法律的保護,也無法產生當事人所期望的法律效果。合同不違法,即合同不得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也不得規避法律。所謂強制性規定,是指當事人必須遵守、不能協議變更的規定。但是,如果只有部分條款是違法的,其他部分的效力就不會受到影響。
合同不僅要符合法律規定,而且不能在內容上侵犯公共利益。以不侵犯社會公共利益為合同生效條件,可以大大彌補法律規定的不足。雖然表面上沒有違反現行立法的禁止性規定,但實際上損害了全體人民的共同利益,破壞了社會經濟生活秩序,應當認定為侵犯了社會公共利益。同時,把社會公共利益作為衡量合同效力的重要因素,也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共道德,因為社會公共利益本身也包含著行為的內容,應當符合社會公共道德的要求。根據《民法通則》第五十六條的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采取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使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并生效的,從其規定。”可見,我國法律承認當事人可以依法選擇合同形式。但是,法律對合同形式作出特別規定的,當事人必須遵守法律。比如,根據《城市私人住房管理條例》,房屋銷售必須經房管部門登記并辦理過戶手續后才能生效。
以上是關于房屋買賣后房產抵押效應的相關內容。根據上述內容,房屋出售后,原業主不具有財產抵押效力,而現有業主具有財產抵押效力。希望小編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或法律問題,歡迎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殺人案主犯主謀如何量刑
2021-02-24醫療事故灌腸灌漏了賠多少錢
2021-01-26房產抵押登記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1能否剝奪未成年人政治權利,能否剝奪外國人政治權利
2020-12-04如何區分夫妻共同債務和夫妻個人債務
2020-12-21交通事故鑒定時間有限制嗎
2020-11-27防二次出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1行政處罰不交多久被強制執行
2020-12-13撫恤金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23合同債權質押是怎樣的
2021-01-15房屋未過戶,房屋征收補償歸誰所有
2021-02-06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被動物咬了該如何維權
2020-12-10購房保險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1-16人壽保險索賠要有哪些材料及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9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