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徐某將自己蓋的一套房子轉讓給張某,轉讓價格為17萬元。張某交了15萬元,仍欠2萬元。物業占用的土地,是居委會在沒有任何建設許可證和申請的情況下轉讓的。張某收到房子后裝修居住至今。2014年,徐某起訴法院,要求張某支付剩余的2萬元。【分析】
關于如何處理本案,有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徐某與張某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是無效的。徐某將房屋交付給張某后,張某對房屋進行了裝修,一直住到現在,因此不適宜將房屋歸還給徐某。張某應按約定支付剩余房款。但是,第二種合同無效。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即徐某與張某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是無效的。雙方應互相歸還。主要原因如下: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如何處理無效的小產權房買賣合同。”“小產權房”不是一個法律概念,而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個習慣用語。一般是指在農村集體土地上建造的房屋,不繳納土地出讓金。其產權證不是由國家房管部門頒發的,而是由鄉(鎮)政府或村委會頒發的,又稱“農村產權房”。這類房屋沒有國家頒發的土地使用許可證和預售許可證,購房合同也不會在國土房管部門備案。所謂產權證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產權證。
徐家所在的居民區是在村委會出讓的集體土地上建設的。項目未取得土地使用許可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房子俗稱“小產權房”。根據《土地管理法》和《物權法》的相關規定:農村土地所有權屬于村集體,使用權僅限于本村村民,小產權房不能依法出售。張某不是村委會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依法不能購買涉案社區的房屋。因此,徐某與張某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無效。如果張某的房子是裝修好的,住到現在,不適合把房子還給徐某,張某按照約定支付剩余房款,具有變更小產權房買賣合同的效果,誤導小產權房買賣行為,不利于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綜上所述,徐某與張某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是無效的。合同雙方應相互返還,即徐某應將收取的購房款返還給張某,張某應將所購房屋返還給徐某。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pos機套現違法嗎
2021-02-09行政案件被裁定超時效怎么辦
2020-11-28輕微交通事故起訴律師費誰給
2020-11-14合同解約定金退還時間是多久
2020-12-15反擔保什么時候解除
2021-02-01限制妻子婚姻自由的協議無效
2021-02-20法院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的條件
2021-02-02什么情況下能約定服務期
2021-01-03子女的撫養權爭取方法
2020-12-28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一些基礎性的購房專業名詞
2021-02-22怎么取回自己的房產證
2020-12-15內部調崗申請
2021-02-17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三責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6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人身保險金額確定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09打車出車禍可理賠嗎
2020-12-18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