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惡搞是否侵權
惡搞一詞中的“惡”顯然有“惡作劇”的意思,“搞”則有“搞笑”之意。如果情節較為嚴重,伴隨著人身損害,那就有可能構成侵權。網絡惡搞是指網民以網絡為平臺,針對著名的人、事物、事件或作品,應用各種手段炮制出來的,違背常理、讓人啼笑皆非的網絡一些惡作劇。
網絡惡搞的類型
1、圖片類網絡惡搞
2、影視類網絡惡搞
3、文字類網絡惡搞
4、音樂類網絡惡搞
5、游戲類網絡惡搞
惡搞應當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決不能允許有超越法律的行為。有些網絡惡搞者抱著“法不治眾”的原始理念,認為只要是網民愛看的,就“無所不能搞”。法律是一種強制性的規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種最起碼的要求,我們的社會決不能允許有超越法律的特殊人群,網絡惡搞者也不能例外。惡搞應當遵循基本的道德規范,不能以敗壞社會風氣為代價。一些惡搞者往往視道德為精神枷鎖,從而把惡搞的矛頭直接指向了道德規范。
我國民法通則明確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而網絡“惡搞”行為對電影制作人、電影演員及電影塑造的人物形象可能造成損害。例如,網絡“惡搞”從負面評價電影,揭示電影的從劇情、拍攝到制作方面的漏洞,有些漏洞未必真的存在而可能被不恰當的放大,電影制作人的名譽可能遭到損害;
網絡“惡搞”具有侵犯他人著作權、肖像權和名譽權的潛在可能性,也在事實上出現了這種損害,但是并不是受到損害當事人就可以提起訴訟。要看其當事人能否頂得住輿論的壓力,因為網絡對言論自由的促進作用很大,從而使得其同當事人的民事權利產生的矛盾沖突也很大,而網絡也能很快聚集維護言論自由的力量,從而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阻滯了訴訟行為。必須從制度上確立電影作品關系人的民事權利和公民言論自由之間的關系,才能從根本上厘清網絡“惡搞”的合法性邊界,從而在保護公民言論自由的基礎上保護當事人的民事權利,促進網絡世界的和諧發展。
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拆遷裁決:房屋拆遷裁決步驟有哪些
2020-12-08行政強制執行應當多久提出
2020-12-08產品侵權商標人有責任嗎
2020-11-08二審終審判決生效一審法院執行嗎
2021-02-05交通事故責全責保險賠償需要保險公司的人在場嗎
2021-03-18放棄房屋所有權如何辦理
2020-12-19擔保期過了法院還受理嗎
2021-02-17主債權還沒成立,擔保合同還成立嗎
2021-01-13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二手房中介費支付方式及注意事項
2021-03-10國企改制解聘職工經濟補償標準有何規定
2021-03-09勞務合同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11保單轉讓需要經保險人同意嗎
2020-11-25保險條款是如何分類的
2021-03-04投保人購買人身保險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嗎
2021-02-10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0-11-10變額年金 VariableAnnuity
2021-03-07農地承包的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07訂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應當遵守什么規定
2020-12-02荒山種植承包合同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