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園區過多,城市規模盲目擴張。農民占用的土地80%以上是集體土地。根據86個城市近期向國家有關部門上報的規劃用地規模,2020年這些城市規劃建設用地面積平均增長1.15倍,有的甚至增長2-3倍,遠遠超過國家規定的用地標準。二是征地補償標準過低。現行征地補償標準按產值的倍數計算,法定限額為16倍,最高不得超過30倍。按每畝1000元產值計算,最高補貼為每畝3萬元。在目前的經濟條件下,即使采取法定的高補償標準,這筆錢也難以滿足被征地農民維持原有生活水平的要求。一些地方政府仍在降低補償標準。一些鄉鎮干部以極低的價格向農民購買土地,再高價轉賣給開發商牟利。他們把土地視為“第二財政”。群眾說這是“用我們的命根子賺錢”。三是地方政府截留、挪用、拖欠征地費,侵害農民利益。某省在長江中游修建公路時,省公路建設指揮部扣除農民征地補償款837萬元,市指揮部扣除補償款1502萬元,區扣除補償款190.3萬元,鄉鎮補償1192萬元,四級補償45%。”四是安置不落實,被征地農民的長期生活得不到保障。當地政府的安置大多是一次性發放安置補助,讓被征地農民找到自己的工作。由于農民自身條件有限,缺乏市場競爭力,加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缺失,被征地農民容易陷入失地失業的困境。對大多數農民來說,貨幣安置等于不安置。五是不注意聽取群眾意見,尊重農民合法權益。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征地方案經批準后向社會公布,在征地補償安置方面聽取群眾意見,賦予農民知情權和參與權。然而,許多地方的公告流于形式,甚至根本沒有公告。一旦不符合程序的征地受阻,一些地方政府領導不做深入細致的工作,只強調征地是強制性的,簡單處理,粗暴處理,甚至動用警力降低政府威信,加劇群眾對立。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在建設過程中未經批準使用臨時用地,是違反《土地管理法》的行為,土地管理部門有權要求當事人恢復用地。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你來愛圖網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租賃合同存續期間承租人死亡怎么辦
2021-02-03普通合伙企業的財產轉讓
2021-03-22哪些民事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2020-11-20老婆出軌離婚財產怎么分
2021-03-07買賣合同糾紛判決多久生效
2020-12-16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材料
2021-02-01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1-01-07遭受家暴如何取證維權
2021-02-22夫妻關系房產過戶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2婚后簽署放棄產權的協議有效嗎
2021-03-14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勞動合同的終止在多久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2020-11-09勞動糾紛處理的相關程序有哪些
2020-11-18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問題
2020-12-22什么是車上座位責任險
2021-01-10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車輛沒保險撞了人怎么辦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