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版權的后果有哪些?
侵犯版權的后果侵犯版權的后果: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侵犯著作權的法律后果包括: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制品,并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權復制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于賠償損失,著作權法明確規定: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二、著作權侵權行為有哪些?
著作權也稱版權,是指作者及其他權利人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享有的人身權和財產權的總稱。我國《著作權法》第46條規定的一般侵權行為有11種: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行為。
(2)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行為。
(3)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行為。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行為。
(5)剽竊他人作品的。
(6)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報酬的行為。
(8)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件、錄音錄像制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制品的,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9)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
(10)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行為。
(11)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著作權被侵犯的主體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但是實施侵權行為的行為人只能是出于主觀故意,對于行為人認為自己的著作權被侵犯的,在向人民法院起訴時,必須在提交起訴狀時提交相應的證明作品的著作權屬于自己的證據材料,否人民法院無法認定也不會受理。
為什么要保護版權?保護版權的原因有哪些
侵犯版權后果有哪些,行為包括哪些?
用電影截圖侵犯版權嗎?侵犯版權的行為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新作出行政處罰能否加重處罰
2021-03-19質押的股份能夠凍結嗎
2021-03-17拘傳的程序有哪些
2020-12-11哪些民事案件由基層法院管轄
2021-02-15什么是遺囑 怎樣立遺囑
2021-02-07出軌證據有哪些
2021-01-13指定管轄權不服要怎么辦
2021-02-08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后果如何
2020-12-31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2021-02-24倉儲合同中違反有效承諾合同是否能成立
2020-12-03小學生用美工刀割傷人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2關于噪音擾民哪個部門能有效的管理
2021-03-02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車輛出事故保險什么情況下能拒賠賠償
2021-03-25保險合同的失效與復效是什么意思
2021-01-05保險理賠流程介紹
2020-12-17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被車撞了出院再入院保險公司會報嗎
2020-12-29財產保險合同的概述有哪些內容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