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9日,借款人王某與擔保人劉某與昌邑市某信用社簽訂擔保借款合同。根據合同約定,王某向信用社借款3萬元,借款期限至2002年5月29日。劉某等5人為貸款提供連帶擔保責任,但未約定擔保份額。借款人王某因病去世后,只向信用社支付利息至2001年12月20日。貸款到期后,原告催告其他四名擔保人按平均分配原則同期償還貸款本金2.4萬元,利息1400元。然而,劉以其他擔保人無法全額支付為由拒絕支付其份額。信用社起訴劉某索賠未果。法院經審理認為,原、被告簽訂的擔保借款合同合法有效,原告申訴的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應當依法予以保護。被告人劉某作為擔保人,應償還已故借款人王某的本息。據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有關法律法規,法院判令被告劉某償還原告借款本金6000元及相應利息,應當自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付清。
點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連帶責任擔保的債務人在主合同約定的債務履行期限屆滿時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或者要求保證人在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規定,兩個以上的擔保人對同一債務提供擔保的,各擔保人與債權人對擔保份額沒有約定的,視為無效共同擔保。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連帶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不能向債務人追償的部分,由連帶保證人按照內部約定的比例分擔,沒有約定的,平均分擔。本案中,借款人王某因病死亡后,未能足額履行到期應向原告支付的借款本息。對于未償部分,屬于五個擔保人無法向借款人追償的部分。由于擔保合同中沒有約定份額比例,五個擔保人應當平均分攤貸款本息。在其他4名擔保人自愿付清各自份額后,劉某拒絕履行付款義務。原告起訴后,法院作出的上述判決符合法律規定。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要約有效期限
2020-11-27退休金是單位發還是國家發
2021-02-17跨國買賣婚姻是合法的嗎
2020-12-23安徽非婚生子如何處罰
2021-01-14員工獲得激勵股權能否轉讓
2021-02-02在法律中什么叫播放權
2020-11-29買賣婚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1婚內財產協議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1-14租房的陷阱有哪些,怎樣選擇理想的房屋中介
2021-01-11什么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2021-01-26勞動者違約離職應賠償哪些損失
2020-11-11國企勞務外包是否違規
2021-01-05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網約車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車上人員責任險什么情況免賠
2020-12-13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