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許多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不是以公益為目的設立的。許多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也開展一些經營活動,有自己的經濟收入。此外,一些事業單位實現了企業化管理,自負盈虧。國家政策允許從事經營活動的非公益性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應當具有擔保人資格。因此,從事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為擔保人的,其簽訂的擔保合同不存在導致擔保合同無效的其他情形的,視為有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如何懲處詐騙罪
2021-01-15開遠光燈出車禍誰負責
2020-12-19交通事故理賠流程
2020-12-22有不良逾期記錄怎么辦
2021-02-01交通事故磕碰需要賠償嗎
2020-12-27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什么情況下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0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根據勞動法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1-02-27海南省改制關閉破產國有企業職工安置辦法
2020-12-1250萬重疾險一年多少錢
2020-12-07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被盜車出險 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0-12-15失業保險調劑金是什么
2021-02-25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保險欺詐的三種仲裁方式
2020-11-21回遷地辦理土地轉讓的費用是多少
2021-03-26違建拆除通知書限幾天
2021-01-13協議拆遷與征地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