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留一個迷路的孩子以獲得報酬會構成刑事犯罪嗎?
I.為了獎勵而扣留一個迷路的孩子?他在街上散步時,發現一個3歲或4歲的迷路小孩,就把小孩帶回家了。為了找回孩子,孩子的監護人到處張貼廣告,聲稱如果有人送孩子回來或提供線索,他會再次感謝。他發現后,為了不暴露身份,用公用電話聯系孩子的監護人,索要3萬元。當對方要求先把孩子接回來時,他掛斷了電話。之后,他多次用不同的公用電話與對方聯系,商討報酬問題。之后,雙方約定在河壩見面,對方支付報酬。他把孩子送回去了。雙方見面時,他被公安機關逮捕。(雙方協商付款時,他把孩子關在家里10天)。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有人認為他和走失孩子的父母之間存在債務關系。他為了要求賠償而暫時拘留了孩子,這不構成犯罪。
本文認為,他以要求賠償為由暫時扣留了走失的孩子,使其脫離父母的監護。當他父母提議去看孩子時,他拒絕了10天。其行為已觸犯我國刑法,涉嫌非法拘禁罪。
(1)他與走失兒童的父母之間是否存在債務關系。他遇到了迷路的孩子,把他帶回家照顧。得知父母懸賞找孩子后,他積極與他聯系,商量報酬問題,提議索要3000元的報酬。雙方行為均為民事法律行為,完全符合我國法律的規定。當事人之間建立了特定的權責關系,并與當事人達成協議,約定報酬數額享有債權。對此沒有異議。
(2)在與孩子的父母聯系后,他沒有歸還孩子。相反,他以協商付款為由,繼續把孩子留在自己家里,這樣孩子就可以脫離父母的監護。為了隱藏自己,他用公用電話聯系孩子的監護人,可以說,多次更換手機殘忍剝奪兒童人身自由和其他一些人身權利,已經遠遠超出了法律允許的范圍,不再是民法意義上的私助范圍。(3)我們必須明確第一個行為是合法的,但不一定由其派生的后繼行為也是合法的。何某索取報酬的行為是合法的,但他使用了錯誤的手段,非法限制了他人的人身自由。人的自由是最高的權利。任何人都不能非法限制或剝奪它。他將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并受到應有的懲罰。總而言之,他沒有法律和紀律。在交涉的同時,以扣押兒童的方式非法阻斷走失兒童與父母的聯系,限制兒童的人身自由,試圖達到要求賠償的目的,其行為已違反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第四款的規定,屬于“非法拘禁或者以索取債務為目的拘禁他人”,屬于非法拘禁,符合非法拘禁罪的各項構成要件。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懸賞扣押走失兒童是否構成犯罪”問題的回答。通過對該案的分析可知,行為人扣押走失兒童,限制兒童自由,可能構成非法拘禁罪。如果您需要律師提供法律咨詢,歡迎您到律霸尋求法律咨詢。律師推薦:北京律師、江蘇律師、重慶律師、山東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處理客戶糾紛的方法
2020-12-03撤銷訴訟保全申請書格式
2021-03-24贈與合同能否贈與給未成年人
2020-12-28買方逾期付款要付滯納金嗎
2021-03-19多人建筑合同糾紛如何起訴
2020-12-08農田非法在別人土地上取土如何處罰
2021-02-14土地變更登記怎么辦理
2021-01-05辦理產權證步驟是什么
2020-12-13意外事故包括哪些
2021-03-1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保險合同的訂立必須要投保人親自簽字蓋章才生效嗎
2020-11-21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法定義務
2020-11-15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小區占地搭建要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20土地轉讓合同審查法律意見書
2020-11-23公租房能購買嗎,遇到拆遷應該如何補償
2020-12-10最新拆遷補償方式有幾種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