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人的留置權是什么?《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于2020年12月31日生效。屆時,這一規定將被民法典取代,相關司法解釋也將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是:
根據合同法第366條的規定,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寄存人應當向寄存人支付報酬,以及報酬的數額、方式和地點。當事人有約定的,寄存人應當按照約定向保管人支付報酬,即保管費。所謂其他費用,是指托管人為保管存款而實際支付的必要費用。法律對“其他費用”的處理方式如下:
首先,當事人約定應當支付定金,寄存人保管定金發生的實際費用已計入報酬(保管費)。第二,當事人約定保管金應當免費保管,但可以約定由保管人支付保管所發生的實際費用。約定的,寄存人應當按照約定辦理。即使沒有這樣的約定,根據公平原則,存款人也應當支付實際的保管費用。寄存人違反約定未支付定金費(報酬)等費用的,寄存人對定金享有留置權,即有權按照財產價款或者拍賣、變賣財產的價款支付。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我國《證券法》的規定,存款人扣留存款后,應當給予存款人不少于兩個月的履行義務時間。存款人逾期不履行債務的,可以處分留置財產。此外,在此期間,保管人仍有妥善保管保管保管物的義務。保管不善致使保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不得行使留置權。因保管合同產生的債權,債權人享有的留置權雖然是法定留置權,但當事人可以約定不行使留置權。《擔保法》第八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不應當保留的物。”。比如,寄存人寄存的手表是寄存人繼承的,這對寄存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可以在合同中與寄存人約定,即使寄存人未按約定支付保管費,寄存人也不得留置手表。
在此基礎上,本文對同業拆借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梳理。由此可見,如果存款人逾期仍不履行債務,可以處分留存的財產。此外,在此期間,保管人仍有妥善保管保管保管物的義務。保管不善致使保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果您對此有更多疑問,律師事務所將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城市房屋拆遷與農村房屋拆遷有什么不同
2021-02-25房租沒到期,不租了房東不允許轉租怎么辦
2020-11-19公司跨區變更地址費用
2020-12-26公司法 注冊資金 抽資
2021-03-03保險人的合同解除權是什么
2021-01-09商標轉讓可以無償贈予嗎
2021-01-01未達法定年齡的婚姻的效力如何
2021-01-16提存后發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17拆遷安置房可以買嗎
2021-01-10遺產繼承公證怎么辦理
2021-03-14房地產開發流程及五證是什么
2020-12-29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未轉移所有權的機動車發生事故由誰賠償
2021-03-15涉外勞動爭議管轄
2021-03-16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