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綿陽某金融機構向原公證處申請出具最高額抵押合同執行證明。經調查,根據雙方申請,公證處于2002年5月辦理了《最高額抵押合同》公證書,并賦予債權文書強制執行效力;公證書簽發后,借款人在最高債權限額內分三次借款1000萬元,其中一次借款400萬元的還款期限在《執行證明》申請日前屆滿。經審查,公證處以借款合同未經公證為由,拒絕出具借款合同“執行證明”,與財務單位意見不一致。
金融機構認為:與借款人簽訂的最高額抵押合同已依法公證并具有強制執行效力;公證處應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出具執行證明。
公證人對本案的處理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觀點認為,雖然最高額抵押合同已經公證并賦予強制執行效力,但它只是借款合同的從屬合同,未經主合同公證,不能按照從屬合同的約定出具執行證明。另一種觀點認為,最高額抵押合同在形式上是借款合同的從屬合同,但它是在借款合同之前簽訂的。作為主合同,借款合同是在最高額抵押合同約定的擔保范圍內簽訂的;由于“最高額抵押合同”已經過公證并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即使“借款合同”沒有經過公證,只要約定的借款不超過擔保金額,強制執行就可以了應保持“最高額抵押合同”的效力,與債務人核實債務內容后,方可簽發“執行證明”。在我看來,以上兩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因為上述兩種觀點都是以“確認經公證的最高額抵押合同的執行效力”為前提的。正是因為這個前提的錯誤,判斷結果才是錯誤的。因為公證機關不能賦予最高額抵押合同強制執行的效力。《公證程序規則》第三十五條規定,債權文書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首要條件是“債權文書以支付一定的貨幣、貨物或者有價證券為基礎”。首先要明確強制執行公證的對象是債權文書,而不是其他法律文書;其次,債權文書是以支付一定的貨幣、貨物或者有價證券為基礎的。本案引用的“最高額抵押合同”不是以支付為內容的債權文書,而是為保證債權文書(主合同)的履行而簽訂的從屬合同,以擔保為內容,僅作為債權文書的組成部分。可見,抵押合同作為債權文書的組成部分,并不具備債權文書的必要要件,公證機關也不能將其等同于債權文書,賦予其強制執行的效力。這是其中之一。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以租代售合法嗎
2021-01-30什么情況下會股權凍結
2020-11-09法律對訂婚后的退婚是否有保護
2020-12-30公證遺產之后可否不繼承轉賣
2021-02-03一套房產可辦多次抵押登記嗎
2020-12-07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生效嗎
2020-11-24簽保險代理合同事畢需要解約嗎
2020-12-18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終止勞動關系領取失業保險條件
2020-12-31勞動者想離職后可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3-12意外事故證明怎么寫才有法律效力
2021-01-22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公告日期是多久
2021-03-17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保險公司定損價格過低,車主的修理費差距應該怎樣解決
2021-02-02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草案)
2021-01-01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有什么限制
2021-03-0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8土地互換后發生了糾紛還可以要回土地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