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因土地管理部門違法審批引發的宅基地糾紛案件,由人民法院立案審理。法院主要審查土地管理部門在制定宅基地審批具體行政行為過程中是否越權、濫用職權、違反法定程序。因此,只要從實體處理到土地管理部門審批程序的各個環節都存在違法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吊銷宅基地使用許可證或者責令土地管理部門重新審批。
對于因土地管理部門審批屬于他人承包地或私有土地的宅基地,侵犯第三人土地承包經營權而引發的糾紛,人民法院受理后主要審查申請人是否符合規定的條件在《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中,經批準的宅基地是否在法律范圍內,是否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決定是否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是否考慮土地承包權在30年內不變等具體情況的規定,作出撤銷或保留審批文件的判決。
未經土地管理部門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土地建房,侵害集體或者周邊當事人利益的。
人民法院不僅可以作出民事判決,限期拆除障礙物和違法建筑,但如能確認村民未經批準擅自建房或采取欺騙手段騙取建房手續,侵害相鄰當事人合法權益,如影響相鄰房屋的通風、采光、交通等條件的,也可以暫緩訴訟已作出限期拆除違法建筑、撤出土地的決定。人民法院只應當判斷建筑材料的權屬,不應當判斷違法建筑的權屬。二是占用宅基地以外的集體閑置土地引發的糾紛案件。人民法院應當通知當地人民政府申請解決。人民法院對政府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不服的,應當作為行政案件受理。如果土地歸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它可以要求占領者撤出土地并清除障礙物。法院應將該案作為民事案件受理。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對當事人爭奪閑置土地造成財產損害賠償的案件進行處理。三是房屋建設者私自交換宅基地引發的糾紛案件。
如果糾紛是村民根據各自利益私自交換宅基地引起的,人民法院不僅要指出雙方行為的違法性,但也建議國土部門取消建房手續,依法收回宅基地。一方或雙方已建房的,為避免不必要的損失,經土地管理部門同意,可以責令其變更宅基地登記。例如,在同一規劃線路中,帶有后蓋的房屋的基礎襯墊高于具有第一蓋的房屋的地基墊,導致雨水和生活用水流入相鄰的房屋,或者帶有后蓋的房屋和設施影響通風;人民法院應當妥善處理因滴水、危及他人房屋安全、在不適當的地方修建廁所、影響環境衛生等引起的糾紛,或者依照法律和合理的精神,擅自堵塞通道或者切斷天然水流。對周圍造成損害的,責令清除障礙物,消除危險,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5) 未經共同使用人同意,擅自使用共有宅基地的糾紛。一個宅基地可以由兩個以上具有共同使用權的村民共同使用,共同土地的使用面積可以由共同所有人共同享有。因部分共有人未經共有人同意擅自使用共有宅基地發生糾紛的,人民法院受理后可以:,如果發現一方在另一方知情但無異議的情況下建造房屋,責令占用人在不損害他人和公共利益的情況下繼續使用宅基地。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人與他人合資后發生的房屋產權糾紛,在處理前應當征求土地管理部門的意見。主管部門批準共同使用宅基地的,可以判決明確各自的房屋產權;主管部門不批準雙方共同使用宅基地的,房屋的產權可以由宅基地使用權人在確定各自的房屋份額后確定。未經有關部門確認和統一規劃,居民用地界線不清的糾紛,人民法院應當通知當事人向當地政府申請解決。當事人對政府的決定不服的,法院應當立案處理。對統一規劃確認后的宅基地邊界有爭議的,人民法院應當直接作為民事案件受理,查明土地使用證上的四個字是否清楚,長寬面積數據是否與實際相符。宅基地使用權的確定,除四至已搬遷外,以四至為準。爭議一方土地使用證載明的面積與實際情況不一致,另一方不一致或者不能提供土地使用證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宅基地處分給實際情況與土地使用證一致的一方。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別除權的基礎權利是什么
2021-03-23擔保法施行前約定保證期限至主債務全部清償后終止的債權人如何向
2021-02-22當事人給對方造成締約損失怎么辦
2021-03-12探望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7未取得產權的集資房離婚怎么分
2020-11-20離婚訴訟財產分割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0-11-14雇傭算承包關系嗎
2020-12-09央行新規,發微信紅包須證明"你是你"
2020-11-18委托協議如何終止
2020-11-21在商場受傷怎么辦,都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31房屋建筑包括的范圍有哪些
2021-03-02農村房屋確權發證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04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車禍藥費花5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2-25保險代理人的職業資格證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23未盡提示和說明義務 保險免責條款屬無效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