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違法拆遷?非法拆遷破壞憲法和社會主義法制?
中國憲法第13條規定,公民的合法私人財產不受侵犯。國家依法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公民的私有財產進行征收、征用并給予補償。”第三十七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钡谌艞l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房屋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侵占公民房屋?!背鞘胁疬w屬于市政建設的范疇,公民個人或單位的房屋拆遷屬于政府的征收行為。憲法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征收或者征用公民的私有財產,并給予補償。在這里,憲法確定的征收原則是公民必須得到補償,這是法律對私有財產征收的基本原則和前提。然而,一些地方的違法拆遷卻把拆遷放在第一位,把對公民的補償權放在第二位,這違背了憲法的根本原則。
在各地發生的違法拆遷案件中,政府有關行政機關和拆遷機構無視公民的人身、財產權利,往往限制被拆遷人的人身自由或實施暴力,從而獲得一段“無抵抗力”的違法拆遷時間。利用這段時間故意損害公民財產。地方政府的違法拆遷直接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權和人身權,是對社會主義法制的嚴重破壞。
城市拆遷中,拆遷人與被拆遷人不能達成補償安置協議的,根據《征收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可以作出房屋征收補償決定。被拆遷人未申請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作出征收補償決定的人民政府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拆遷。但《征收條例》第二十七條明確規定,征收的原則是先補償后搬遷。即使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也要先解決被拆遷人的安置問題。如果安置問題得不到解決,就應該對被拆遷人采取強制措施,這不僅不公平,而且嚴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利和房屋所有權。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是平等的民事主體,拆遷協議的訂立應當建立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以行政權力介入拆遷,使被拆遷人處于被宰殺的弱勢地位。于是,一些違法拆遷活動堂而皇之地進行,但事后被拆遷人和地方政府卻可以以“假拆遷”、“無知”為由推卸責任,嚴重破壞了社會主義法制的公平機制。非法拆遷屬于故意毀壞財產罪,這是由非法拆遷的本質特征所決定的。故意毀壞財物罪是指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非法拆遷的目的是故意破壞公私財產的合法狀態,為商業開發建設創造無障礙條件。被拆遷房地產屬于房地產所有人的合法財產,其價值至少在數萬元以上,具有法律規定數額大的特點。違法拆遷過程一般具有明顯的違法性,甚至伴隨其他違法行為,具有法律規定的其他情節嚴重的特點。故意毀壞財產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自然人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可以構成本罪。雖然違法拆遷是以單位名義進行的,但決定違法拆遷和破壞財產的行為人都是自然人,符合法律要求。故意毀壞財產罪的客體是公私財產所有權。犯罪客體可以是各種形式的公私財產,包括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動產、不動產等。非法拆遷的財產屬于產權人的不動產,即不動產形式的公私財產,屬于必須受法律保護的客體。故意毀壞財產罪是主觀的。也就是說,犯罪的目的不是非法取得財物,而是毀滅財物。這是破壞財產罪與其他貪污罪、挪用公款罪的根本區別。非法拆遷行為人沒有侵占房屋的意圖,破壞房屋價值是非法拆遷行為人的主觀目的。其犯罪動機通常是出于報復心理,即對拒不拆除的人以毀壞財物為主要特征的報復行為。實施報復行為的后果是被拆遷人喪失了獲得合理補償的權利。也就是說,故意毀壞他人財物是非法拆遷的主要特征。
在客觀方面,故意毀壞財物罪是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毀壞、毀損公私財物的行為。違法拆遷的客觀后果是,房屋所有人的合法財產被完全毀壞,財產價值喪失,甚至房屋內的其他財產也被故意同時毀壞。在違法拆遷過程中,有人占有房地產商的室內財物,是盜竊行為。如果被盜財物的價值達到一定數額,就會伴有盜竊。有人認為,在非法拆遷過程中盜竊房地產所有人其他財物具有搶劫的特點,應以搶劫罪論處。
違法拆遷是指破壞他人財產的行為,符合刑法規定的處罰條件。因為破壞財產罪就是破壞他人的財產,包括破壞和損害。毀壞,是指燃燒、粉碎使物品的價值或者使用價值全部喪失;損壞,是指物品的部分價值或者使用價值喪失。由于違法拆遷的直接后果,大部分在用房屋被徹底摧毀,不僅財產價值完全喪失,而且使用價值也完全喪失。雖然少數違法拆遷活動只實施了部分拆遷,但也起到了損失房屋大部分使用價值和使用價值的作用。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才能構成犯罪。所謂情節嚴重,是指毀壞重要物品,造成嚴重損失的,毀壞急需物品,手段特別惡劣的,毀壞急需物品,造成嚴重后果的,動機惡劣,圖謀自責的,等,非法拆遷造成的財產損失數額至少數萬元,最多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完全符合財產損失罪的數額標準。違法拆遷不僅造成業主重要財產權利的嚴重喪失,而且造成受損財產業主生活條件喪失的嚴重后果,極易引發惡性事件。一旦違法拆遷發生,行為人或決策者往往推卸責任或責怪他人,以逃避法律制裁。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利用行政權力干預法院審判或者阻撓公安機關查處,破壞了社會法制環境。
司法機關應當將違法拆遷行為作為刑事案件進行查處。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第三十三條“故意毀壞財產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提起公訴:(一)造成公私財物損失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拖欠工資多久算違法
2020-12-06金融許可證應該載明什么內容
2021-02-04公民殘疾無法恢復自理能力護理期限是多久
2020-12-22手腕功能鑒定評殘
2021-01-22擔保合同主合同需要審理嗎
2021-02-23合伙企業成立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1-02-07如何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2020-11-22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侵害專有出版權能否起訴作者
2021-02-16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深圳住房公積金提取預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2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產品責任案件中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31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從本案談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規范和認定
2021-02-15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全車盜搶險與車上人員責任險
2020-12-23被保險人違反保險事項 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