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房屋被非法拆遷,被拆遷人能要求什么樣的賠償。房屋價值損失應當結合區位、用途、建筑面積等條件,參照周邊同類房屋的市場價格確定。二是埋藏物和裝飾物的損失。在行政賠償案件中,原告應當就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提供證據。因被告的原因不能舉證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因此,在拆遷之初,就要做好房屋內物品的清查登記工作。如果不做,又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強拆,就要考慮提出的補償方案是否合理。如果是日常生活用品的損失,這種普通法院可以自行認定;但如果是古董、書畫珍品,原告需要在拆遷現場證明這些物品的價值。小編在此提醒大家:拆遷開始后,古玩可以轉讓一定要盡快轉讓。三是拆遷補償和臨時安置。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對被征收人的補償還包括搬遷補償和臨時安置補償。因此,如果房屋被非法拆除,就應該有這樣的補償。法定強制拆遷的注意事項。組織強制拆遷力量。
如果強拆數量大、難度大,需要組織相應力量協助實施。在實際工作中,通常是組織當地公安民警、街道辦事處、居委會等人員做好工作。強制拆遷涉及被拆遷戶的切身利益,是一項重大而嚴肅的執法活動。在實施過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法律環節:
(1)事前警告勸導。強制拆遷前,仍由拆遷人、拆遷主管部門、基層組織和法律工作人員對被拆遷戶進行勸說,講真話,講利益,努力使被拆遷戶權衡利弊,轉變思路,取長補短主動讓房子拆了。如果真的說不通,就要強行拆除。(2) 證據的全面保存。強制拆遷實施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遷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強拆房屋前,應當邀請公證人到場,對被拆遷房屋的房屋、家具等財產狀況進行記錄登記,防止糾紛發生。(3)妥善保管財產。拆遷房屋時,要通知被拆遷房屋的家庭成員和街道辦事處、居委會、被拆遷房屋所在單位的負責人到達現場,對被拆遷房屋的財產逐一進行清查登記,并經上述人員和強拆工作人員簽字后移交給被拆遷房屋。被拆遷人拒不接收的,可以集中統一保管,不得毀損、滅失。(4)人身安全。關注被拆遷戶的思想動態,隨時進行說服。公安機關對不妨礙房屋強制拆遷、行為過激、情節嚴重的被拆遷戶或者其他人員,可以采取強制措施,保障其人身安全。
(5)事后跟進。強制拆遷實施后,房屋雖已被拆除,但并不意味著矛盾得到解決。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發生糾紛時,拆遷人與拆遷主管部門、當地人民政府也會發生糾紛。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繼續跟蹤,做好矛盾化解工作。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國有土地上的房屋被強拆時,可以要求的補償包括房屋價值損失、搬遷、臨時安置補償等,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資糾紛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1-01-03人身遭到損害后怎么應對
2021-02-28商標轉讓的概念
2021-01-05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可否不鑒定
2021-01-08企業經營不善降薪是否違法
2020-11-30超市雇員受傷責任承擔,由誰負責
2021-03-10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勞務外包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05調解協議能經過法院確認效力嗎
2021-01-29勞動爭議案件舉證指引最詳細
2020-11-15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程序
2021-03-03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
2020-11-21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
2021-03-18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單方面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