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院判決能強行拆除嗎?
法院判決是否可以強行拆除。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補償決定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應當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新條例實施后,沒有行政強制拆遷的,按照原條例作出的判決將由法院執行。根據《國有土地和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法院應當審查以下三個要件:
1。申請人是否合格。申請人應當是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其他主體無權向法院申請強拆。
2。賠償決定是否仍在當事人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法定期限內,或者是否已經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與“在賠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不搬遷”之間存在平行關系。也就是說,當雙方同時滿意時,法院可以申請強制執行。被征收人依法提起行政復議或者訴訟的,無權直接申請司法強拆。由此可見,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已成為司法強拆的障礙。
3。征收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是否屆滿,被征收人是否不搬遷。強制執行的前提是被執行人拒絕履行義務。在司法強拆過程中,也要具備這一事實要件。如果被征收人主動履行補償決定,司法強拆將失去事實依據。
只有滿足上述三個條件,才能啟動司法拆遷程序。二是法院拒絕執行強拆判決時該怎么辦。
法院對強拆的判決實際上是一種“強制執行”程序。
由于土地性質不同,地上房屋拆遷的執法依據也不同。集體土地上房屋強拆的主要法律依據是《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五條: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阻礙國家建設用地征用的,由土地管理部門責令交出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拒不交出土地的,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執行的前提是征收必須合法(包括程序合法性和實質合法性),補償必須落實到位。國務院590號文件是國有土地上房屋強拆的主要法律依據。第二十八條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向被征收人提出申請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從《條例》第二十七條可以看出,前提是賠償到位,被執行人在法定期限內沒有啟動相應的法律保護程序。
法院執行時,可以凍結、扣劃銀行存款;查封、扣押、拍賣、變賣房屋、車輛和其他貴重財產。此外,對拒不履行判決的,可以采取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
以上是編輯對《法院判決是否可以強制拆遷》的回答律師網. 我們可以理解,強制拆遷可以通過法院判決進行。我希望它能幫助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其他法律知識,我們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督部門可以責令暫停疫苗生產的情形
2021-01-24發明專利申報步驟是什么
2021-03-20交通事故如何認定全責
2021-02-02票據行為票據能力是如何的
2021-01-08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怎么做
2021-01-03交通肇事罪能判緩刑嗎
2020-11-21交通事故證據有哪些
2021-01-04房屋有抵押能否訴前擔保
2021-02-02集體合同的概念及內容
2020-11-26房地產中介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09玩忽職守導致公司受損被辭退怎么維權
2020-12-28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對勞動仲裁期限中止中斷解釋嗎?
2021-01-03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不給臨時工買保險合法嗎
2021-03-19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2帶設計方案土地出讓方式的規定是如何的
2021-02-26土地出讓金的是什么,土地出讓金的返還方式有哪些
2020-11-13村委會是征地拆遷的主體嗎
2021-02-08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協議必須公證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