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鄭州市征地的目的是什么?土地征收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權限,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轉變為國有土地的法律行為,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給予合理補償和妥善安置。土地征收是2004年憲法修改后的一個新名詞。一些文件和報告往往混淆了“土地征用”和“土地征用”兩個概念。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們在實踐中認識模糊。他們認為兩者沒有實質性的區別,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事實上,它們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他們的共同點是,都是為了公共利益,都要經過法律程序,都要依法得到補償。不同的是,征收的法律后果是土地所有權的變更,由農民集體所有制變更為國家所有制;征收的法律后果只是使用權的變更,土地所有權仍然屬于農民集體所有,而征地條件結束后,應將土地返還給農民集體。簡言之,涉及土地所有權變動的是征收;不涉及土地所有權變動的是征收。在中國,土地所有權屬于國家和集體。《憲法》第十條規定:“為了公共利益,國家可以依法征收、征用土地并給予補償”,土地征收制度是從基本法的高度確立的。相應地,《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和《物權法》都規定了相關制度的細節和可操作性,構建了我國的土地征收制度。從土地征收的內涵可以看出其法律特征:第一,土地征收是合法的,根據行政合法性原則,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并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第二,土地征收是強制性的,即國家強制取得他人的土地所有權,不需要征得被征地人的同意;第三,土地征收是公益性的,即土地征收必須符合公共利益。(1) 國家建設用地征收的主體必須是國家,即國家授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行使征收權。土地征收本身是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具有明顯的行政強制力;(2)土地征收的目的和前提是滿足國家公共利益的需要,土地補償是必要條件。二是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明代北京市行政長官楊曉明說:“中國現行的征地制度也帶有計劃經濟的色彩。隨著市場經濟、政治文明和法治社會建設的蓬勃發展,現行征地制度在保護被征地農民權益方面存在諸多不完善之處。需要立足國情和省情,在此基礎上,全面吸收和借鑒發達國家的文明做法,提出合理的、適合當地群眾的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完善土地利用規劃和管理制度,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為適應城市化對城市建設用地的需求,將對土地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和完善。去年9月以來,國土資源部專門成立調研組,圍繞推進和保障城鎮化健康發展,謀劃土地管理體制改革方向。國土資源部土地管理體制改革課題組成員、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副司長劉*洪,據透露,改革課題組經過對11個省50多個城市10個月的調研,形成了改革完善土地管理體制、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的框架建議。為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要求,當前土地管理體制改革的重點是提高現有土地在建設用地供應總量中的比重;扭轉城市建設對新增土地出讓收入的過度依賴;建立有利于積極利用現有建設用地的政策體系。分析人士預測,土地管理體制的完善和改革很可能成為十八屆三中全會后啟動的首批改革領域之一,也是與城鎮化關系最密切的改革領域之一。土地制度改革的具體內容包括:在保留現有征地制度的前提下,縮小征地范圍,將產值補償改為市場價值補償;在保持使用控制的前提下,規范農村商業性集體建設用地流轉,依托現有土地交易機構,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促進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在增量建設用地、存量建設用地出讓方式等方面實行差別化管理。
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律師費用大概是多少呢
2021-03-25首套房怎么界定
2020-12-07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
2020-12-08宣告失蹤的鄉村醫生會被收回證書嗎
2021-03-01私人借款抵押物怎樣處理
2021-02-12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索取回扣造成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22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婚前房產婚后更名屬于個人嗎
2020-11-18哪些情況下解聘職工要給補償
2021-03-18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如何應對公司調崗調職調薪
2021-02-14延長假期加班企業如何發放加班費
2021-01-08勞動糾紛多久過期
2020-12-15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飛機延誤險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1-02-08家庭財產兩全保險條款范本
2021-03-11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2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3-05“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保險公司不認交警判的責任怎么辦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