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已在母親家庭登記的已婚婦女,在征地補償方案確定時未取得母親家庭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要求土地的,不予支持收購補償。有關法律法規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的解釋第二十三條承包土地被依法征用,家庭承包人放棄統一安置,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安置款的已領取補助的,予以扶持。第二十四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協商程序,決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分配已經領取的土地補償款。在確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時,已經加入集體經濟組織的人員要求繳納相應份額的,應當給予扶持。但已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備案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和地方政府規章,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土地補償費的分配另有規定。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的原則,農業部于2005年制定了《關于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補償監督管理的意見》(農經發[2005]1號),2004年以前的土地補償費,如不撥付,仍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不得收取原則上用于個人分配。特別強調征地補償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民的生產生活需要,嚴格按照專戶存儲、專戶管理、專款專用的原則進行規范,而留給被征地農民的土地補償款,部分歸農民自己所有;留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補償款,屬于農民集體資產,應當用于發展生產、增加積累,不得用于支付干部報酬、招待費等非生產性支出。安置補助屬于失地農民,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土地補償費的撥付和使用預算方案,應當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東大會或者代表大會批準,土地補償費的實際支出和管理情況,應當事后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大會或者代表大會報告。目前,全國已有16個省(區、市)制定了土地補償分配管理辦法,對土地補償的分配標準、使用范圍、核算方法、審批程序等作出了相應規定。土地補償金一般按不低于70%-80%的比例分配給農民,剩余部分交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用于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如市場門面集體統一建設,標準廠房租金和其他財產經濟)或村級公益事業。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戶籍在母親家庭的已婚婦女能否享受丈夫家庭征地補償”問題的回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在確定征地補償方案時,已婚婦女未取得丈夫家庭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征地補償請求不予支持。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親屬關系的戶口如何辦理收養
2020-12-04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0-12-20刑事賠償與罰金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4合同債務常見風險有哪些
2021-03-08贍養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3-01物業非法入駐怎樣處理
2021-03-24妻子起訴要回購房款
2021-03-19合同債權的法律界定是什么
2020-11-29毛坯房驗房的十三個步驟
2021-02-02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飛機延誤后起飛前還可以購買航班延誤險嗎
2021-01-15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人身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受影響嗎
2021-03-16保險合同中的默示保證是什么意思
2021-03-05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酒駕出車禍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2-17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對當事人有什么要求
2021-02-13企業改制土地轉讓
2021-01-01土地出讓金和出讓地價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