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批準征地時,征地公告的主體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國家征收土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公告實施??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請征收土地的,應當進行被征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并公布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土地用途、土地用途等,在被征收土地所在鄉(鎮)、村、村民小組內至少30天的征收目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情況,聽取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意見和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意見,村民委員會和其他有關方面。
被征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多數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聽證,修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情況。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使用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房地產權證辦理補償登記??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計算落實有關費用,確保足額到位,并與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使用人簽訂補償安置協議;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申請征收土地,應當如實說明。有關前期工作完成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申請征地。征地公告過程中特殊情況的法律效力在征地公告過程中,部分被征地農民可能因家庭異地務工、征地公告公告等特殊情況不在家或是行政機關張貼的征地范圍內的土地補償安置方案確為農民所不知,誰“知道具體行政行為”的日期“內容”該如何確定?起訴期限何時計算?
全家外出務工時,有義務在離家時向村委會或村民小組通報行蹤和聯系方式。在調查過程中,行政機關要了解有關情況,及時與他們取得聯系,將征地拆遷補償的有關情況告知他們,并動員他們盡快回家。但是,根據《土地管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行政機關單獨告知被征收土地的相關農民,并不是其法定義務。如果被征地農民個人因外出務工等原因未能及時了解公告內容,從公共利益和維護廣大農民合法權益的角度出發,對有關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作出行政決定,不因行政決定內容不明而拖延起訴期限。和其他農民一樣,起訴期限從公告期滿后的第二天開始。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公告期滿是指行政機關在公告中規定的公告期滿法律文件生效的期限,而不是公告要求農民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或者其他登記的期限事項。行政機關應當根據征地范圍和涉及農戶數量,合理確定公告后相關法律文件的生效時間,并盡量確保相關農戶在相關法律文件生效前有時間閱讀公告內容。一般情況下,行政機關應當指定至少3日至10日為公告期間。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土地被征收時,征地公告的主體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始股每年都能分紅嗎
2020-11-17上課期間老師訓學生出去跳樓身亡學校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7如何啟動醫療損害重新鑒定
2020-12-17境外上市流程怎么走
2021-01-22公司增資跟股權轉讓能同時進行嗎
2021-03-21管理系統軟件知識產權如何界定
2021-01-22債的保全是指什么,債的擔保指什么
2021-01-05權利質權標的的要件有哪幾種
2021-03-22交通事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07可以簽訂免息借款協議嗎
2021-02-21抗辯權的分類具體有哪些?
2021-02-21新三板定向增發涉及哪些制度問題
2021-03-13探望權法院的裁判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程序有哪些
2020-12-14幾個人以上打架算是涉黑
2021-02-17離婚協議滿三年了還能追溯嗎
2021-02-03合同法欺詐撤銷的相關規定
2020-12-27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怎么證明是在商場摔傷,有哪些相關法律依據
2021-01-02履行勞動合同的原則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