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土地管理法》及其實施條例,合法的征地公告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征地公告必須在依法批準征地計劃后實施
征地計劃是在批準農用地后或者同時必須上報的材料轉換。征地計劃一般由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編制。內容包括:被征收土地的數量、位置、權屬、補償標準、安置方式,應當以表格形式填寫,并附被征收(占用)建設用地權屬匯總表;非建設用地補償標準的規定耕地;用地單位對方案的意見;征地紅線圖等資料。征地方案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審查批準后,被征收土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條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公布征地計劃的有關內容。《土地征收公告辦法》規定,土地征收、征地補償和安置方案應當以公告方式發布。土地征收公告,被征收土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征地方案批準文件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公告,具體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實施。土地征收公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批準機關、批準文號、批準時間和批準用途;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所在地、土地類型和面積;征地補償標準和農業人員安置方式;期限和地點土地征收補償登記。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征地權利人應當在征地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指定地點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未按期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的,補償內容以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調查結果為準。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批準之日起45日內,會同有關部門按照批準的征地方案,編制以被征地人為單位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土地征收公告,并作出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包括以下內容:集體經濟組織征用土地的地點、類型、面積,地上附著物、苗木的種類、數量,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量,安置標準、數量、用途等,土地補償安置補助的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地上附著物和苗木的補償標準和支付方式;農業人口的補償標準和支付方式;就業人口的具體安置方式;其他與征地補償安置有關的具體措施。根據《征地公告辦法》第三條規定,征地計劃、征地補償安置計劃應當在被征地村組以書面形式公告。其中,征收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在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公告。”即征地方案、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應當在被征地村、村民小組范圍內進行書面公示。公告應盡量張貼在被征地農民經常聚集的公共場所。公告不應局限于一份,而應盡可能多地張貼。發帖前,可以召開相關會議,讓群眾提前知道,但不能簡單地以村民會議、村民小組會議甚至村民代表大會的形式,代替書面發帖宣讀。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土地征用通知發布的條件包括發布時間、法律內容和書面形式。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和企業法有什么區別
2021-02-06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遲延交房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2-04啥時候能放棄遺產繼承權
2021-03-14如何分割夫妻財產
2020-11-27妻子出軌想離婚怎么辦
2021-01-23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人壽保險理賠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括了哪些
2020-11-28保險合同解除的特征是怎樣的
2020-11-20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保險公司應履行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23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被車撞了出院再入院保險公司會報嗎
2020-12-29互聯網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0-12-24分紅保險的投保方法有哪些
2020-11-16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