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間接補償原則:土地征收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將被征收為國有土地,集體土地將轉化為國有土地,而不是開發商向農民購買土地。因此,在土地征收過程中,土地征收補償金由國家支付給失地農民和集體,而不是開發商或土地使用者。在征地過程中,國家對農民的征地補償按年產值等標準執行,一般控制在幾萬元以內。很多國家重點項目可能因為政策和法律的關照而更低,但在國有土地出讓時,每畝土地的出讓價格可能達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過去,農民朋友在協商中反映這個問題。據此,他們認為村干部和地方領導截留補償款是因為不懂法律。二是堅持失地農民生活水平不下降的原則。二是確保失地農民生活水平不下降的原則:由于土地是農民維持生活和進行生產的基本生產資料,為了防止失地后農民基本生活水平下降,《土地管理法》規定,失地農民的生活水平下降被征地農民不符合第四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提高征地補償標準,但提高的安置補助和土地補償費標準不得超過前三年被征地平均產值的30倍。也就是說,以土地年平均產值的30倍作為征地補償的最高標準。如果征地前三年平均產值為1500元,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最高補償標準為4.5萬元。此外,還有地上附著物和苗木的補償費用。土地管理法《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采取切實措施,確保被征地農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要依法足額、及時繳納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地上附著物、苗木補償費。依照現行法律、法規支付的土地補償款和安置補助費,不能維持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足以支付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由省人民政府支付,自治區、直轄市批準增加安置補助。如果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費的總額達到法定上限,不足以維持被征地農民原有的生活水平,當地人民政府可以用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予以補貼。”這一規定進一步保障了被征地農民的生活問題。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工傷賠償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16如何申請離婚財產保全,怎樣防止對方轉移財產
2020-12-28一般情況下公司辭退孕婦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0被看守所拘留能探視嗎
2020-11-11工亡賠償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2-19賣自己的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02男童校車內離世,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2-23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飛機延誤8小時賠償標準
2021-01-17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車險拒賠可以起訴業務員嗎
2021-01-12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公司擔憂
2021-01-24租房遇拆遷如何安置
2020-11-11房屋拆遷需要辦理哪些證件
2021-01-10淺析高速公路征地拆遷費用總承包下的征地拆遷管理
2021-02-22拆遷過程中的租賃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以租代征”農民是賺了還是虧了
2020-12-07門面拆遷補償與普通住宅有什么區別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