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被征收時,征地補償金該如何分配?
1。承包地轉包,是指承包方在一定期限內將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其他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轉讓形式。因承包土地轉包后原土地承包關系未發生變化,原土地承包人繼續履行土地承包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因此,吳先生可以分擔耕地補償,劉先生不能;二是承包地租賃,是指承包方在一定期限內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全部或部分出租給他人用于農業生產經營。因原承包土地租賃后合同關系未發生變化,原承包人繼續履行原土地合同約定的權利和義務。因此,吳老二仍然是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所有者,而趙老三只是通過租賃取得債權意義上的土地使用權,因此吳老二可以獲得耕地補償,趙老三不能,承包地交換,是指承包人之間為了農業生產的便利或者自身的需要,交換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承包地,即承包地經營權的交換。因此,陳老四將得到吳老三原承包耕地的補償,吳老三則可以得到陳老四原承包耕地的補償。承包地轉讓,是指承包人在有穩定的非農專業收入或者其他收入來源后,將承包地經營權的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其他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經營。這種流轉后,新農民將在土地承包經營合同中承擔原農民的權利義務,原土地承包關系終止。因此,王老五可以分擔耕地補償,而吳老四不能,為了發展農業經濟,承包地所有權是指家庭承包人自愿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以權益的形式結合起來,從事農業合作生產并經營,或由其他承包人量化土地承包經營權,組建股份公司或合作社,再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根據我國相關規定,在這種形式下,原有的合同關系不發生變化,且上述股份公司或合作社尚未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因此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效果不發生。因此,吳老五可以得到耕地補償,股份合作制不能,2016年5月13日,福建省政府法制辦印發《福建省被征地農民征地補償和社會保障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征求意見和建議。草案提出,按照即時征收、分類保險的原則,將被征地農民納入城鄉社會保障體系。根據草案,對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實行征收,對被征收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給予補償,對被征收農民安排社會保障費。
根據草案,征地補償包括土地補償、安置補助、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其中,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費按耕地年產值或區域綜合地價的倍數計算,最低標準由省政府制定并公布。區域綜合地價包括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但不包括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費。根據草案,宅基地征收涉及農民住房的,應當保障農民的居住條件。宅基地可以重新安置的,采取搬遷方式重新安置,按照房屋重置價格進行新的補償;宅基地不能重新安置的,主要以貨幣或實物方式進行補償。建設用地征收涉及建筑物、構筑物的,按照重置價格給予補償。其他建設用地可以重新安排的,應當安排。其他建設用地不能重新整理的,按照本辦法規定的標準繳納土地補償費。征收土地涉及臨時用地的,對臨時用地上的建筑物、構筑物給予適當補償。根據草案,土地補償金將支付給行使土地所有權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集體土地被征收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調整承包給被征收農民的土地數量和質量,或者被征收土地屬于農民私有土地的,應當向被征收人支付不低于70%的土地補償費并支付安置補助金。
應當向被征地農民支付的征地補償費,由集體經濟組織提供補償分配方案和具體清單,由縣(市、區)國土資源部門或者征地實施單位直接下達被征地農民以記名銀行卡或存折的方式。直接支付賠償金有困難的,可以委托鄉(鎮)人民政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其他單位支付。《農村集體耕地月征收辦法(草案)》提出了三周歲及60周歲以上的養老保障問題。具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戶籍的被征地農民,可以符合下列條件:被征地農民人均土地富余低于縣(市、區)的。農業人口人均耕地面積為30%;村組人均剩余耕地面積不足縣(市、區)農業人口人均耕地面積的30%。
根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復日期,草案將被征地農民分為以下三個年齡組:16歲以下(未成年人年齡組);16歲以上60歲以下(勞動年齡組);60歲以上(養老年齡組)。草案提出,未成年被征地農民應當按規定領取安置補助,不得作為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對象。
在企業和其他用人單位全職就業的被征地勞動適齡農民的社會保障對象,應當依法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從事非全日制或者自由職業(靈活就業)的,可以按照靈活就業人員的規定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未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按照規定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市、縣政府對參保人員給予一定的繳費補貼。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獲批后下月起,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對象按月領取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基金。征地前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享受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障待遇。享受其他法定退休待遇的,不享受被征地農民的養老待遇。
以上是對“征地時如何分配征地補償金”問題的回答。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閱讀律師網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資糾紛找什么部門
2020-12-18審查起訴階段被告人可以委托律師嗎
2021-03-16被告輸了要交訴訟費嗎
2021-02-25雙倍退回定金合同還需要履行嗎
2020-12-20房產抵押擔保協議
2020-12-17票據貼現與票據承兌的區別
2020-12-03中止探望權法定理由有哪些
2021-01-12工傷可以申請仲裁解除無無期有賠償嗎失業金能不能拿到
2020-12-18車禍后賠償流程
2021-03-26如何區分挪用公款與借貸公款
2021-03-02合同中隱藏小字算是欺騙嗎
2021-03-03離職員工有年終獎嗎
2021-02-04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保險合同違約的類型
2021-01-15無證駕車所致財損保險會不會賠
2020-12-13保險公司不按條款賠付怎么處理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