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征地協議糾紛?解決征地糾紛,首先要充分認識其特點。筆者根據多年承辦土地案件的經驗,認為我國土地征收糾紛與其他案件相比有以下特殊性:一是雙方地位不平衡,一是農民,屬于弱勢群體,不僅經濟實力薄弱,但另一方的知識和思維能力遠不如另一方;一方的市政府或開發商在經濟、知識等方面都處于強勢地位。
2。此類案件數量眾多,影響巨大。在筆者承辦的土地案件中,98%以上屬于群體性案件,而筆者承辦的訴訟屬于集體訴訟,從10戶8戶到多起案件中的數百戶甚至上千戶不等。而其中不少案件屬于社會關注的焦點。第三,補償是失地農民最關心的問題。在糾紛中,雙方可能反映的主要情況是對方如何違法。但作為律師,一定要準確把握原因,不能停留在表面上。在辦案的過程中,我們要明白我們要追究什么。第四,國家法律和高級國家機關傾向于保護農民的利益,而對農民有利的因素是法律。國務院、國土資源部等部門對民生極為關注,國家法律政策傾向于保護失地農民利益。第五,輿論往往更加關注弱勢群體的利益。第六,開發商往往有違法情節。由于征地審批程序復雜、嚴格,土地法專業性強,地方政府或開發商在審批、實施征地方案、補償方案等過程中往往存在缺陷。
由于征地糾紛的特殊性,如果妥善處理各種矛盾,巧妙利用各種因素,失地農民在訴訟中并不是真正的弱者,開發商也不是真正的強者。作為承辦案件的律師,必須準確把握這些特點,才能靈活處理各種矛盾。法律處理方式主要有行政訴訟、行政復議、行政復議裁定、民事訴訟、土地補償協調、裁定等。根據個案的不同特點,啟動不同的法律程序。舉個簡單的例子:對征地審批不服的,可以直接向省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對省人民政府的復議仍不服的,可以由國務院作出行政裁定;對于其他批準文件,如規劃許可證、項目批準書等,如果制定機關是部門或者廳級單位,也可以進入國務院,由國務院作出裁定;有些案件可以由法院審理,對當事人比較有利,因此,我們應該選擇訴訟程序。在辦案過程中,隨著案件的變化,調解可能對當事人更有利、效率更高,因此有必要代表當事人與對方協商,以利于案件雙方的和解。
解決土地征用協議引起的糾紛時,您可以在律師網來幫助你。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征地賠償常識
2021-01-27合議庭成員必須參與開庭審理嗎
2021-01-24丈夫偷拍妻子出軌傳播視頻及照片違不違法
2020-12-04離婚賠償哪些損失
2021-01-28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批準入職要走什么流程
2020-12-30勞動合同和勞務協議屬于什么區別
2021-03-02企業約定試用期有何限制
2021-01-09產品責任案件中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31航空飛機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1-01-05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他人毀壞財物后能否要求其和保險公司一起賠償
2021-03-01買了新車怎么上保險
2021-03-15機動車交通事故致人身傷亡 四種特殊情形保險公司可免責
2020-11-16勞務承包合同的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2土地轉讓村長簽字蓋章有效嗎
2021-03-15協議拆遷簽訂協議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3-10福州房屋拆遷補償方式與計算方法
2021-03-13企業如何建賬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