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補償分配糾紛是否屬于民事訴訟范圍?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屬于農村農民集體所有制。集體經濟組織代表農民集體對集體土地行使經營權、管理權和收益權,其成員具有平等地位。集體經濟組織劃撥征地補償款的行為是依法行使集體土地經營權、管理權和收益權的具體體現,是一種民事行為。因此,此類糾紛屬于民事訴訟的范疇。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司法機關,司法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屏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民法院沒有依據受理因農村土地征收補償分配引發的糾紛為民事案件。”《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村農民集體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屬于本村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由本村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屬于鄉(鎮)農民的,屬于人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不是同一個組織或者跨組織。到目前為止,法律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還沒有明確的界定。按照字面理解,集體經濟組織應該是村民成立的管理集體經濟的組織,比如農村經濟合作社,這與村民委員會有很大的不同。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治組織,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對村集體收入進行分配,但在實踐中,很多地方沒有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或村民小組應當行使收入分配權。因此,土地收益分配糾紛發生時,是村民與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之間的糾紛。由于村民委員會和村民小組是村民自治組織,村集體經濟組織是經濟管理組織,二者都不是一級政府機構,因此管理和分配活動不具有行政性。
從法律上講,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等自然資源收入依法屬于全體村民。法律沒有特別規定的,應當屬于全體村民。每個成員的權利是平等的,他們在集體土地收入中享有一定份額。由此可見,對于我國農村公民而言,土地征收補償分配權是一項法定財產民事權利,侵犯該民事權利是一種侵權行為,侵權人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此外,集體經濟組織發放征地補償費的行為,也是依法行使集體土地經營管理權的具體體現,本身就是一種民事行為。因此,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村民)與集體經濟組織(或村、組)因征地補償金分配發生的糾紛,應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糾紛。對此,只要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就應當作為民事案件受理。
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支票背書轉讓
2021-03-11結婚彩禮的法律規定2019年是怎么樣的
2020-11-13一方重病可以離婚嗎
2020-12-29有贍養義務是否也有監護義務
2021-01-10放棄繼承權聲明書要公證嗎
2021-03-19格式合同都屬于要式合同嗎
2020-12-10集體組織所有權有哪些
2021-01-11調崗降薪怎么應對
2021-03-07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代替打印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1-01-15頂包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1-01-05房屋財產保險費計算方式
2020-11-22對方逃逸醫藥費對方保險公司給嗎
2021-01-02買保險法律怎么保護
2020-12-19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自然災害致人死亡保險公司賠償標準
2020-11-14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8人身意外死亡保險
2021-02-09告之義務與保險人給付責任的關系
2020-11-24保險專家提醒:先用眼再動手才保險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