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征地補償方案有異議怎么辦不同階段的征地解決方案不同:(1)公告階段。
根據《征地公告辦法》的規定,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階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的,他們可以發表意見或要求聽證。
征求意見和聽證時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被征地的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研究上述意見。被征收人要求聽證的,應當舉行聽證。確需修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批準的征地方案進行修改。(二)在公告實施階段,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異議的,按照《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地的人民政府決定。《條例》的制定為矛盾的解決做出了安排,但筆者認為《條例》對《土地管理法》實施的規定已經成為被征收人權利的障礙。實踐中,被征收人對補償安置方案不服的,直接提起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的,將被駁回。征地拆遷補償方案的優劣直接影響到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因此,批準征地拆遷補償方案的行為是一種具體的行政行為。因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和《行政訴訟法》,被征收人不服的,有權直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相關法律法規需要進一步優化和協調,更好地保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土地征收是一種行政行為。在土地征收法律關系中,由國家主管機關代表國家行使。被征收地與集體組織的地位不平等。在符合法定條件的前提下,行政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征收土地,不需要按照土地所有人的約定征收土地。土地征收集體組織作為一種行政行為,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方面,土地征收并不是建立在當事人自愿一致的民事行為基礎上的,而是具有行政機關行使職權產生法律效力的行為。有人認為土地征收屬于國家行為。這種觀點并不準確。土地征收與其他行政行為沒有區別。二者都是行政機關行使法定職權的行為。國家行為是不可訴的。土地征收是一種行政行為,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公訴。土地征收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多數學者認為,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圍內不特定多數人的共同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是國家依法征收土地的唯一理由。土地征用必須以補償為基礎。國家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對被征收的農民和集體土地使用權的農民給予補償,保證失地農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下降。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如果對征地補償方案有異議,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處于宣布階段的人可以提出反對意見。如果他們在執行階段,他們可以申請仲裁。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追訴時效從什么時候起算
2021-03-21股權融資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4正規借條范本該怎么寫
2021-01-31房產抵押給我之后被別人起訴保全了如何處理
2021-01-26對已解散的公司如何起訴
2020-12-17案件重審可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1-20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競業限制協議蓋公章有效嗎
2021-02-21拼裝的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由誰賠償
2021-02-07五一假期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2020-11-20壽險怎樣購買,購買壽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30旅游意外險怎么賠付
2021-02-18團體意外傷害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14加快發展出口產品責任險的對策
2021-01-02法律對重復投保的賠付金額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7分紅保險主要特點及購買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保險受益人指定和法定有什么區別
2021-03-13土地流轉后農民怎么辦
2020-12-28房屋拆遷補償方案的審批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1-18購買安置房能貸款嗎,安置房貸款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