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拆遷補償有兩種方式:一是以貨幣補償為主。究其原因,一是貨幣補償易于操作,一次性終止,不會導致過渡期延長等后續問題,被拆遷人或用人不能及時回遷;二是貨幣補償更方便被拆遷人選擇住房,這一點值得商榷不受區位等方面的限制;三是避免因安置房質量差而引發雙方矛盾;四是更好地體現新規的立法理念,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實行貨幣補償。
條例規定了確定拆遷貨幣補償標準的基本原則,即等值補償。所采用的方法是根據被拆遷房屋的位置、用途、建筑面積等因素,通過房地產市場評估方法確定的。各地貨幣補償的具體方式各不相同,很多地方都出臺了法律法規加以規范。產權交換,是指拆遷人與自己建造或者購買的被拆遷房屋進行產權交換,按照被拆遷房屋的評估價格和交換房屋的市場價格結算、交換差價的行為。也就是說,被拆遷房屋的產權將與被拆遷房屋進行交換,被拆遷房屋將失去被拆遷房屋的產權。交換后,被拆遷房屋將擁有被置換房屋的產權。產權交易是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式之一,其特點是以實物形式反映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的補償。住宅和非住宅均可采用產權交易方式,但不包括非公益性住房的附屬物。
差價結算基于等價交換原則。實質上,是對被拆遷房屋市場評估價與交換房屋市場價之間差額的結算,多退少補。相當于拆遷人先按照房屋評估價格對被拆遷人進行補償,然后被拆遷人按照市場價格購買被拆遷人提供的產權進行房屋置換。
以上兩種方式是否可以選擇?根據規定,人民群眾可以選擇賠償方式。但選擇權受到以下兩個條件的限制:一是規定非公益性住房附屬物的產權不交換,被拆遷人只能選擇貨幣補償;二是,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不能就解除租賃關系達成協議的,只能進行產權交換,被拆遷人不能選擇貨幣補償。
這一規定主要基于以下考慮:一是附加物不具有獨立使用的性質,在產權交換后不能獨立使用。另外,附屬物屬于特定的建筑物,不同的建筑物對附屬物有不同的要求。二是租賃關系不能終止,這意味著雙方不能就補償款的分配比例達成協議,拆遷人沒有義務,很難對房屋所有人和使用人設定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補償款比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實施貨幣補償,或侵害出租人利益,或侵害承租人利益。另外,被拆遷人可以選擇。為了盡快終止現有的租賃關系,被拆遷人選擇貨幣補償。這樣一來,原承租人就可能因拆遷而失去居住空間,也違反了被拆遷人與承租人之間原有租賃關系不能因拆遷而強行終止的原則。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治安拘留單位如何處理
2021-01-16法律咨詢合同需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22留置合同能否單獨訂立保證合同
2021-03-10破產和解的提出時間有什么規定
2021-01-26夫妻婚內借條的法律效力
2021-02-23合同已實際解除應否確認效力
2021-01-25違反醫療服務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2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關于開發商的“套路”購房者應如何應對
2021-01-03二手房中介機構應具備的條件
2021-01-24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保險理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0-11-22深圳一女子墜橋身亡,能獲人身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