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司法強拆?司法強拆,是指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不履行補償決定的行為,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司法強拆必須同時滿足兩個前提條件(一)被征收人未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搬遷;(二)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未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這里,行政復議的法定期限一般為60天,行政訴訟的法定期限一般為6個月。
以上兩個前提條件需要同時滿足。如果其中任何一個條件都不滿足,行政機關就無權申請司法強拆,也就是說,作為被征收人,可以依法維權。
申請司法強拆的主體:
申請司法強拆的主體是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在實踐中,大多是區縣人民政府。
這意味著積極參與房屋征收的街道辦事處、村委會和國土資源部門無權申請。如果申請司法強拆的主體不具備資格,也是被征收人維權的依據之一。司法強拆與行政強拆的區別如下:
行政強拆與司法強拆的共同點是:在區縣房產局作出拆遷人安置決定后,強拆開始時間相同拆遷補償;強拆申請人相同,申請人為區縣房地產局;強拆對象相同,均為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但兩者的區別也很明顯:
首先,性質不同。行政強制拆遷的執行主體是政府,它運用政府的行政權力,行使行政權力。拆遷的法律責任由政府承擔。司法執行的主體是法院,法院行使司法權,拆遷的法律責任由法院承擔。二是效率不同。行政強制拆遷不受訴訟影響,即無論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是否在法定期限內提起訴訟,無論訴訟是否結束或能否勝訴,行政強制拆遷的執行都不會停止。因此,行政強制拆遷具有效率高的特點,如直接在政府內部審批實施,不受訴訟的制約。房地產局申請司法強制拆遷的前提是被拆遷人和房屋承租人能否提起訴訟,訴訟是否結束,房地產局是否勝訴。第三,社會公信力不同。其他政府部門難以對行政強制拆遷的實施進行有效監督。被執行人因沒有法律救濟渠道阻止行政強制拆遷,認為裁定或者強制拆遷裁定不當的,在行政強制拆遷過程中,被執行人與政府之間經常發生對立和沖突。行政裁決申請強制執行的司法程序是行政裁決主動接受司法監督的程序。與行政強制拆遷相比,其強制執行的社會公信力也更高。
我們提醒您,司法強拆是指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不履行補償決定的,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決定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咨詢我們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評殘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11修路征地未得到補償怎么投訴
2020-12-10雇傭關系的性質是怎樣的
2021-03-19倒簽合同存在哪些風險
2021-03-26取保候審是犯罪情節輕的嗎
2020-12-03房產交易需要土地證嗎
2021-02-20土地轉讓金誰出
2021-01-11租房的陷阱有哪些,怎樣選擇理想的房屋中介
2021-01-11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保險公司是否有權要求退賠保險賠償金
2021-03-13建筑工程質量保險合同中權利轉讓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2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車出車禍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影響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1-03-24化名保單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2保險人的權利和義務
2021-01-31土地流轉合同樣本
2021-03-06集體林權流轉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