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有“證據意識”,重視有力證據的收集和保存。掌握充分可靠的證據是打贏官司的保證,也會使自己在談判中處于有利地位。”“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是司法活動的基本原則,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由于證據不足,造成不良后果。
在整個征收過程中,被征地拆遷戶要注意保留和收集所有能夠證明執行情況的相關證據,包括雙方簽訂的一些協議,有時可以通過錄音、錄像、錄像等方式收集證據,攝影和公證。對于如何判斷證據的有效性,獲取有效的證據,有時需要專業律師的指導和幫助,但必須具備“證據意識”。如果事先沒有準備,一旦發生糾紛,就可能面臨不利的結果。目前,信息公開的主要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公開條例》,明確規定了信息公開的主體、范圍和時間。
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征地應當經省政府批準。要想知道征地是否合法,首先要向國土資源部門申請征地審批文件信息公開。如果沒有批準文件,征地肯定是違法的。通過信息公開過程,我們可以經常發現征地拆遷過程中的違法點。通過這一程序取得的證據材料,可以有針對性地進入復議或者訴訟程序,依法維權。對于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根據新規定,區縣人民政府應當首先作出“征收決定”。是否有“征收決定書”,是否依法公告,是否符合公共利益,是否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可以經批準申請信息公開。
有關部門不依法進行信息公開的,可以依照《行政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信息公開行政案件的規定》提起行政訴訟。三是房屋拆遷補償糾紛需要收集的證據類型:1。被拆遷房屋的權屬證明。被拆遷房屋的結構、房屋性質(住宅、辦公、商業)、房屋建筑面積等;
3。被拆遷房屋所有權證記載的權利人與權利人不一致的,證明被拆遷房屋有權接受補償安置的證據(包括親屬關系證明、繼承證明、放棄權利聲明等),應提交。
4。證明房屋被拆除時間的證據。面對違法征地拆遷,農民要懂事,依法辦事,避免被當地政府陷害。另外,征地拆遷補償安置不合理,不要輕易簽字。農民對土地和房屋擁有合法的使用權和所有權,地方政府和開發商違法占地、違法建設,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
在房屋拆遷和土地征收過程中,被拆遷和被征收的房屋所有人、使用人和其他農民在與政府和開發商的博弈中處于弱勢地位。因此,必須重視證據的收集和維權策略,從而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拖欠工資多久算違法
2020-12-06勞動法辭退孕婦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2法律規定拘役是否是刑罰
2021-01-15子公司的設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30非法集資法人不知情會受罰嗎
2021-03-13深圳商標注冊流程是什么呢
2020-12-25提示免責格式條款怎么寫
2021-03-24夫妻離婚孩子是否應支付贍養費
2021-03-24拆遷的房子法院可以強制拍賣嗎
2021-02-08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賠償責任誰承擔
2021-02-12在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直接賠付責任
2020-12-31酒后駕駛把車碰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4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概念
2021-03-24再保險經紀人基本介紹是怎樣的
2021-01-27違反建設工程的承包合同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2-24家庭土地承包有哪些程序
2020-12-19土地出讓需繳納稅費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