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被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耕地征收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費。被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被征收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安置的農業人口數量,按照被征收耕地數量除以被征收單位征地前人均占用耕地數量計算。每一被安置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標準為征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4至6倍。但被征收耕地每公頃最高安置補助不得超過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5倍。”此外,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青苗所有人所有。
“征地安置補助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被安置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付安置補助,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向被安置人員支付安置補助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金應當支付給被安置人個人,或者經被安置人同意,用于支付被安置人的保險費用。”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按照土地補償費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民的原則,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土地補償費分配辦法
根據上述法律法規,耕地征收補償費匯總如下:
1)包括四項: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費。土地補償費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但要求主要用于失地農民。(3) 耕地安置補助費按需安置農業人口數計算。其具體屬性應根據不同情況加以判斷。地上附著物和苗木的補償費屬于地上附著物和苗木的所有者。(2) 征用宅基地和地上房屋的補償(一)宅基地。
根據《土地管理法》,宅基地屬于“其他土地”的建設用地,應當“按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補償”。此外,“征用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各省規定,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土地補償費標準和征收耕地安置補助標準”,但在實踐中,參照耕地標準來確定這兩項成本太低。為此,國土資源部下發了《關于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制定征地區綜合地價,隨后出臺了《國土資源部關于制定統一的征地年產值標準和征地區綜合地價的通知》,進一步強調要解決征地補償標準低、地價不一、價格隨意性差的問題這些都是突出的問題。但即便如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濟的發展,區域地價也變得落后和不合理。因此,我們可以用“不降低農民生活水平”的原則與收集者交涉。
2)農村住房
農村住房按地上物體補償。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規定:“房屋拆遷應當進行合理補償安置。為解決被拆遷農民的住房問題,應因地制宜給予合理補償,采取多種安置方式。在城市和農村的遠郊區,我們主要采取搬遷安置的方式,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拆遷補償不僅要考慮被拆遷的房屋,還要考慮被征收的宅基地。房屋拆遷按房屋重置成本補償,宅基地征收按當地征地標準補償。”可見,住房補償與戶籍無關。
此時,有些讀者可能會感到困惑。因此,我們必須區分兩個概念:補償和安置。補償和安置往往放在一起,但有區別。補償是對被征收房屋產權的救濟,而安置則是對被征收房屋所有人及其家庭成員生活居住的保障。在農村房屋拆遷補償中,基本上與戶籍無關,而是要求安置的權利,即無償獲得安置面積或低價購買安置房的權利。對于安置問題,地方政府可以制定一些法規和政策,更多的法規和政策存在于具體的補償安置方案中。
對于農村土地和住房的補償安置,還存在戶籍遷出、遷入、承包地的調整和分配、離婚、結婚導致的戶籍變更等諸多問題。厘清這一問題是本文所沒有涉及的,而處理和解決相關的補償安置問題,則是普通人所不能勝任的。如果您在征地拆遷過程中遇到戶籍相關問題,最好聘請專業律師幫您處理,以免您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作社土地入股協議怎么寫
2021-02-13做了傷殘鑒定沒申請工傷怎么辦
2020-11-24合伙終結合后伙人能否要求返還股金呢
2021-03-08判處2年徒刑可以假釋嗎
2020-11-12單方肇事交通事故的定損理賠
2021-03-01工作期間腦出血如何賠償
2021-01-12婚姻背叛的法律規定
2020-11-23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有什么新規定
2021-02-11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規定是什么
2020-12-17我國關于養老保險的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1-29保險公司“無責免賠”真的能免責嗎
2020-12-21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保險中的重大疾病包括哪些
2021-01-23按份共有的拆遷怎么賠償
2020-11-24我家沒有納入拆遷紅線范圍,可以申請拆遷嗎
2021-03-12中山東區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7房屋拆遷授權委托書如何進行書寫
2020-12-28宅基地種的樹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31拆遷補償標準公告內容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