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金如何分配?
1。非集體經濟組織住房補償金的分配?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宅基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在集體所有的住宅用地上建造房屋及其附屬設施的權利。這項權利與特定的身份有關,只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才能享有。非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無權取得或者變相取得這一權利。因此,將房屋轉讓給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人是無效的,因為它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確認民事行為無效的,依法返還所取得的財產;無法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折價賠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的損失。雙方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責任。一般來說,宅基地轉讓給非集體經濟組織的合同是無效的。轉讓房屋的拆遷補償金,按雙方過錯分配。現實中,宅基地使用權人會將農村宅基地捐給他人,但捐贈人往往不是非集體經濟組織的人。農村住房與宅基地使用權有著密切的關系。宅基地使用權與特定身份有關。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宅基地,只有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才能享有使用權,非集體經濟組織無權享有宅基地使用權。
房屋捐贈行為還對宅基地使用權進行了處罰,損害了集體經濟組織的權益,違反了相關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捐贈行為無效。
非集體經濟組織不能通過捐贈獲得宅基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當然也無權獲得拆遷補償。三是父母對失散兒童補償金的分配。第一個孩子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第二個孩子結婚后,他重新申請宅基地建房。老大把原來的房子拆了重建。父母去世后,長子的新房拆遷時,補償金是否需要分配給小兒子?
根據中國法律,宅基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是分離的,所有權屬于集體,使用權屬于房屋所有人。村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權,不能隨意處分宅基地,因此宅基地不是遺產。但是,建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屬于公民個人所有,可以繼承。繼承人繼承房屋,遵循“地隨房”的原則,直接導致宅基地的繼承。
如果父母的房子被拆遷重建了,失散的子女就失去了對父母房子的繼承權,當然也不能獲得宅基地的使用權,當然也不能分配給父母房子的補償。第四,城市子女有權獲得父母房屋拆遷補償。根據繼承法,房屋屬于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可以繼承。城市子女繼承父母的房屋,按照“地隨房”的原則取得宅基地使用權。既然屬于宅基地及其房屋的所有人,就一定能拿到房屋拆遷補償款。
以上知識是《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金如何分配》編輯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律師網.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閱讀律師網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曠工幾天算自動離職
2021-01-23大棚拆遷有拆遷補償嗎
2021-01-27單位墊付醫療費用如何賠償
2020-12-05如何獲得商標的商標權
2021-01-23注冊商標續展是什么意思
2021-03-03狗被車撞死了屬于交通事故嗎
2021-01-13破產債權的內容
2021-02-16脅迫結婚的應怎么離婚
2021-02-10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農村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多少
2020-11-18沒有房產證只有購房合同可以保全嗎
2021-03-18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哪些情形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6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被保險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9車禍理賠清單
2020-12-01保險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1-01-21土地出讓和土地轉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