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調查取證
我們參照行政處罰法的規定來解釋。第三十七條規定,行政機關進行調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并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證件。質詢應當書面記錄。
這是一切行政執法行為的基本程序要求,即對違法建筑作出處置行政決定,首先要到現場進行入戶調查取證。如果有關部門連進門都沒有,沒有人在這里,沒有拍照,沒有攝像,沒有提問,沒有測量,那么這個決定一定是事實不清、依據不足的違法行政行為。
在實踐中,一些違法建設處置決策是由收集者為了達到“強制簽名”的目的而隨意制定和發布的,在這一必要環節中往往存在問題。行政處罰法還賦予當事人陳述和辯護的權利。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進行復核。否則,根據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也就是說,行政機關不依法告知當事人權利,不聽從當事人意見的,行政處罰是違法的。此外,還規定,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辯護而從重處罰。三是作出“責令”行政決定,認定違法建設事實,作出處理決定。根據《行政強制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不拆除的,行政機關才能依法強制拆除。
也就是說,在作出限期拆除決定后的六個月救濟期內,行政機關依法不得直接拆除房屋。六個月期滿后,才能推進督促、作出執行決定等執行程序。第四,書面提醒是執行決定的一種前置程序,是指行政決定作出后,當事人不自覺履行義務,行政機關督促當事人在一定期限內履行義務,否則他們將承擔被強制執行的后果。根據《行政強制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催告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并應當載明履行義務的期限和方式,以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陳述權和抗辯權。當事人收到催告后,有權陳述和答辯。行政機關應當充分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進行記錄和審查。行政機關應當采納設立的部分。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決定,無正當理由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強制執行決定也是書面形式,應當寫明強制執行的理由、方式、時間,申請復議或者提起訴訟的方式、期限,并加蓋行政機關印章。
在對違法建筑的認定和隨后的限期拆除決定中,法律有嚴格的程序性規定予以約束。當事人在取得、拆除過程中遇到認定為違法建筑并要求限期拆除的房屋,應當及時拿起法律武器維權。以上就是小編為你解答的所有問題。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訪問律師網在線法律咨詢。你也可以閱讀相關的法律知識。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立案后多久通知被告
2021-01-15對抗環保強制措施怎么處理
2021-02-13房屋裝修的設計費如何計算
2021-02-17擔保人有擔保期限嗎
2020-12-14上海交通隊違章處理排隊多久
2020-11-09不贍養老人能正常分配撫恤金嗎
2021-01-23存款證明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2020-11-19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怎么辦
2021-01-19夫妻共同財產包含哪些內容,如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1-01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勞務派遣解聘后是否有補償
2021-01-30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合同的解除
2021-02-16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保險利益原則在保險合同適用中的差異性
2021-01-28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05林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01為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登記對抗
2021-02-27出讓土地合同變更受讓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6